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中華老字號德州扒雞,把自己變成了“網紅”,它的產品開始向分割品、休閑食品轉變。同樣,山東還有一家與“雞”有關的傳統企業——新鳳祥集團旗下的鳳祥食品積極向全新的C端(直接針對消費者)領域進軍。一直以來,山東的傳統產業都是讓鄰省羨慕嫉妒恨的巨大寶藏,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顯得格外重要。

  從正餐食品向休閑食品轉變

  德州扒雞也開始做起了“朕”的生意。

  眾所周知,德州扒雞是中華老字號,傳說三百年前被康熙大帝御封為“神州一奇”。作為三百年的吃雞專家,德州扒雞出了一款子品牌“朕的好雞”,主打休閑小零食,比如老湯大花生、醬香鳳爪等,也做起了“朕”的生意。

  這是德州扒雞轉型的路線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德州扒雞總經理崔貴海說,“在產品上,我們有三個轉變,一是以禽類為主向其他肉類轉變,二是以單一整雞為主向分割品轉變,三是從正餐食品向休閑食品轉變。”

  “2008年,我們銷售額只有5000萬,2018年我們增長到6億,十年間增長了十倍。”崔貴海說,“現在我們整雞類產品只占銷售額的70%,其他類產品占到30%。”

  除了玩轉“三百年吃雞專家”這個概念,未來的德州扒雞還將會是“中國的肯德基”。在崔貴海的規劃中,下一步,將做前店后廠的直營店,現場加工現場售賣,將在全國的省會城市建設直營專賣體系。今年上半年,第一家前店后廠式的直營店將在上海開張。通過中央廚房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到各個直營店鋪中進行鹵味加工,做到盡量新鮮的供給。

  除了做外賣,下一步還要做快餐和堂食。“在比較繁華的商業街區,開設快餐廳。”崔貴海說,“在食品品類上,不僅僅做德州扒雞,還要拓展到醬鹵類食品,包括雞鴨鵝等其他肉類。另外配上山東傳統的面點,比如雞湯面等,打造高端快餐品牌。”

  客戶從肯德基變成盒馬鮮生

  同樣是傳統食品產業,山東的另一家企業,則選擇另一條路子——深耕上下游產業鏈,2B(面向企業用戶)和2C(面向消費者)兩條腿走路。

  鳳祥食品是新鳳祥集團旗下食品產業的核心公司,是一家長期專注于肉食雞培育、飼養、屠宰、加工以及飼料生產的企業。過去,鳳祥食品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客戶主要是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連鎖企業;二是企業“承包”了雞的一生——從培育到加工。

  “長期以來,鳳祥食品在2B業務領域做到了出口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同行業第一。”全國人大代表、新鳳祥集團董事長劉學景認為,鳳祥食品能拿到大批國際訂單的重要原因,就是用深耕上游產業鏈的模式,保證了質量。

  而在堅守傳統的同時,劉學景和新鳳祥也緊跟潮流。

  在微笑曲線理論中,整個產業鏈價值最豐厚的區域集中于鏈條的兩端,研發和市場。而對于食品產業來說,廣闊的2C市場,其實大有發展潛力。

  “鳳祥食品長期沒有進入2C領域,并不是說覺得這個領域沒有利潤不重要,而是因為2C和2B業務有著完全不同的商業邏輯。出于對2C市場的敬畏,我曾經覺得我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充分。”劉學景說。

  不過近幾年,鳳祥食品已經開始主動接近消費者。“公司成立了新零售事業部,從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引入了高管團隊。貼近消費者,最重要的是研究消費者挑剔的口味,我們還在東京、上海、山東三地設立研發機構,調查消費者的喜好。”劉學景介紹,這其實是一家接近30年的企業的再次出發。從麥當勞、肯德基,再到盒馬鮮生、羅森、7-11,鳳祥食品的產品,越來越多地同消費者直接接觸。

  不應該對傳統產業進行“一刀切”

  “傳統產業是山東的巨大寶藏,為這些傳統產業注入新的活力,改造升級,更是大的新動能。”在5日下午的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邱亞夫說。邱亞夫提到,說到紡織業,很多人都認為是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產業,但是去年如意在科技智能制造和時尚品牌的銷售收入上占到總額的70%以上,利潤占到90%以上,已經連續五年在中國紡織500強里排名第一。

  傳統產業不是落后產業,對于山東來說,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更多是同步進行的。據了解,目前山東的傳統產業已經下降到65%,重化工業在傳統產業當中的占比下降到68%。這相比于過去的“兩個70%”,已經有了改觀,盡管“仍然十分偏重”。

  而關于如何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全國人大代表、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建議,各行各業,特別是金融系統,不應該將傳統產業等同于落后產業進行“一刀切”。“例如紡織產業,它是傳統產業,但其中也有大量科技企業。”崔洪剛說,目前金融機構傾向于將紡織企業列入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行業。“但其實,這些企業更應該享受積極的信貸支持政策,促進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