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濘的灘涂上行走非常困難,工人使用小木板載著海鮮滑行上岸。在泥濘的灘涂上行走非常困難,工人使用小木板載著海鮮滑行上岸。
四個小時,每人能挖四十到七十斤不等。四個小時,每人能挖四十到七十斤不等。
收工的工人將海鮮和工具一起挑上岸,等待收貨的車輛。收工的工人將海鮮和工具一起挑上岸,等待收貨的車輛。
收貨的車來了,工人將挖到的海鮮稱重裝車。收貨的車來了,工人將挖到的海鮮稱重裝車。

  半島記者陸金星報道

  3月9日下午,記者在膠州灣西畔大沽河入海口南側看到,潮水退去的灘涂上非常平整,水鳥在這里覓食嬉戲。在灘涂的遠處有幾個黑點在緩慢地移動,據介紹,他們是在養殖區工作的工人。下午4時許,工人開始收工,向岸邊走來,他們排成一隊,拉著收獲的縊蟶,當地人稱蜆(xiǎn)。由于養殖區域距離岸邊有接近兩公里,灘涂又非常泥濘,所以他們行走起來非常費勁。累了的時候就借著承載海鮮的木板在灘涂上滑行?!艾F在蜆還不是太肥,天氣暖和了會更肥一些,挖這個是個體力活,4個小時就非常累了”。工人大都是中老年人,經過4個小時的勞作,每人收獲四十到七十斤不等。他們將蜆拉上岸,等到收貨的卡車來后稱重裝車,挖一斤蜆工費3元。(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