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山東臺《問政山東》第三期節目

  聚焦“山東環境”問題

  問政現場

  針對濟南重污染天里

  渣土車結隊上路揚塵漫天的情況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直截了當地說:

  心里非常氣憤,

  我自己舉報了好幾次!

   聊城市莘縣古云鎮工業園區肆意排放污水

  黑臭污水井百米間就有五六個

  村民:別說灌溉了,地下水都沒法喝了

  王安德廳長:明天派分隊和專家現場調查,該關停關停

  短片中提到,在聊城市莘縣古云鎮的一些村子,雖然現在正是小麥返青需要澆水的時候,但村民們卻守著河水不敢用。因為河水污染太嚴重了!

  村民口中的這條河,流經古云鎮工業園區,南接黃河,北入徒駭河。記者發現,緊挨著河沿,僅百米間就有五六個污水井,污水井里里面是黑臭的水體,隔著十幾米遠就能聞到刺鼻的氣味。

  而在河邊的另一處,記者發現了一個排污口,里面有一種呈現墨綠顏色的水在不停地流向河內,與河流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村民們表示,“這一帶化工廠很多,治理也白搭。污染物埋到河底就不顯了,河水一停,兩天就黑了。臭烘烘的,我們村的地下水都沒法吃了。”

  針對上述問題,省生態環境廳王安德廳長表示,鏡頭里出現的有顏色的水,一定是沒有經過處理的,顯然是監督沒到位。

  王廳長承諾:“明天,我們會派一個分隊和相關專家、相關部門聯合到現場檢查,如果是該建的污水處理廠沒有建,那就該關停就得關停,停產治理。如果說有污水處理廠不運轉,我們會讓污水處理廠盡快運轉起來。對于畫面中這種無序排水,我們將盡快把源頭截住,垃圾和污泥會進行規范處置。”

  濟南重污染天渣土車結隊上路暢行無阻

  王安德廳長:

  心里非常氣憤,我自己都舉報了好幾次

  有明文規定,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及二級應急響應期間,需停止水泥、沙石、渣土等易飛揚細顆粒材料和易揚塵垃圾的清掃、歸方碼垛及裝卸作業;移動污染減排措施規定,繞城高速公路以內及各區縣建成區禁行砂石渣土運輸車。

  但在短片中我們看到,在濟南市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僅在位于經十路北側的閣老山公園工地上,就有4輛挖土機和近20余輛渣土車往返運輸,異常忙碌。

  記者調查發現,在濟南的經十路、旅游路、鳳凰路東段、草山嶺路、舜華路等多個路段,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仍有渣土運輸車輛上路行駛。

  針對上述問題,王安德廳長表示,“說句實在話,心里非常氣憤。王廳長表示,“這個問題,我舉報了好幾次,打舉報電話。前幾天,我直接就給他們當地打了電話。”

  王廳長介紹說,應急情況下,是對這些渣土車是有要求的。但濟南市采取了一個特別的措施,為保護一些重點工程能按期完成任務,實行綠牌制度,各方面到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生產。可能有部分企業打著這個幌子在非法生產。

  王廳長現場做出承諾,“問政之后,明天,我們派專門的分隊,和有關部門,和濟南市共同研究,盡快把這個問題解決掉。請同志們對我們進行監督。”

  采石場夜里干,一來環保檢查就停

  記者提出質疑,負責人:我們環評手續齊全

  磚廠邊上的麥地都黑了

  農戶:如果土地有毒了,就寸草不生了 

  3月3日,棗莊市薛城區東楊莊村村民向《問政山東》平臺舉報稱,村里的主干道不時有大貨車經過,村里的道路籠罩著一層灰白色。村民說,這一切都是因為附近有兩處采石場。“都是黑天開始干,夜里干,一來環保的就停。”

  當記者實地到棗莊辰祥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探訪時發現,碎石機正在工作,揚塵較多,可是車間并沒有完全封閉,也沒有設置除塵護欄,不僅如此,不管是未加工的石材,還是加工后的小石子,都露天堆放在門口。

  當記者對東楊莊村的石料廠環境防治進行質疑時,企業負責人卻表示自己經營許可證齊全、環評指標符合當地環保部門要求。

  在濟南市長清區丁店村,村民的麥田里籠罩了一層灰色。村民認為,這灰土來自于附近磚廠的建材原料。他們多次向磚廠負責人和環保部門反映,可是在廠區內外仍然有大量揚塵,成堆的爐渣灰沒有進行密封覆蓋,大面積露天放置在外面。

  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丁店村村民告訴記者:“沒法種地了,整天往這里刮,刮到作物葉子上就不長,如果土地有毒了,就寸草不生了。 一刮北風就往我們這邊跑,一刮,麥田地都黑了。”

  針對棗莊辰祥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表示自己符合環評要求的情況,王安德廳長表示,環評并不是護身符。“環評是批復你建設,允許你在這里建。并不是拿到環評,你就能肆無忌憚的排污。

  針對上述這種情況,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杰表示,“我們明天立馬派督導隊到現場進行調查處理。讓這個企業按照環評的要求,將揚塵這方面做到位。同時,我們舉一反三,在全省展開全面檢查,堅決遏制住料場堆場帶來的揚塵污染。”

  德州市平原縣古樓店村

  60多畝地卻一棵麥子都長不出

  因為地底下埋了一些奇怪的黑色東西

  眼看過了驚蟄,地里的小麥大多已經返青,然而在德州市平原縣古樓店村,村民張立紅承包的60多畝的土地卻一棵麥子都長不出。如下圖所示,一路之隔,左邊的麥子已郁郁蔥蔥,右邊有問題的土地卻光禿禿一片↓

  從空中俯瞰可以明顯看到,有一片土地寸草不生、與周圍長滿小麥苗的土地相比如同“斑禿”了一樣。

  承包戶張立紅說,他總共包了117畝地,用一樣的肥料,撒一樣的麥種, 有40多畝地發芽發得好好的,大約這六七十畝就是不發芽。記者隨機在這片不長麥子的土地上找了一處位置,挖了5鏟子之后,就挖出了大量的黑色物質。

  堆埋固體廢料的地方還不只這一處。

  在德州平原縣古樓店村,有一座四五米高的煤灰堆放在田地里,兩年多了沒有人管↓

  在東營市黃河口鎮利林村,干涸的池塘里有大量被切開的的空桶

  在濟南市濟陽區曲堤鎮畢集村西側的一片農田里,記者發現了大片的不明傾倒物,這些傾倒物,呈灰色、褐色、黑色等多種顏色。在成堆的傾倒物中,記者發現了一些白色的編織袋,袋子上印有濱州化工的字樣

  還有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西上莊村的村民亓有亮。同樣,他承包的一部分土地,也是長不出莊稼。

  看了上面的短片,王安德廳長表示,“類似的情況,咱們這兩次中央環保督察和省級環保督察都收到了這樣的反映,而且現場查處了一批。這個問題,我們正在進行普查。”

  對這幾個點的問題,王廳長承諾:“我們明天會派小組定點去查處,然后和公安聯合破案。誰來埋的,誰來運的,要把責任擔起來。責任查清以后,責任方要按照規定迅速處理。如果責任暫時沒查清,當地政府先將責任擔起來。我們再進行評估,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誰的責任誰拿錢。最后進行生態的修復。”

  立說立行!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連夜整改

  三天內要有初步調查結果

  記者在發稿前得知,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節目現場直播問政結束后,省生態環境廳連夜召開整改會議,全省16市環保部門負責人悉數到場。

  會議對《問政山東》所曝光的問題進行了責任劃分,將對暴露的問題進行迅速整改。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已經開展自查摸底,將對曝光問題進行現場調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整改完成后將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對《問政山東》所曝光的問題三天內要有初步調查結果,決不允許敷衍整改、虛假整改,同時要舉一反三,由點到面,果斷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工作水平。

  您可以通過以下5種方式   

  參與問政: 

  1。閃電新聞客戶端“問政山東”專區:

  在這里,您不僅可以看到《問政山東》節目的直播點播,還可以“一鍵問政”,直接連線部門或記者。相關廳局、各地政府及職能部門和問政記者都將在線回復網友提問。

  此外,閃電新聞客戶端還開通了現場問政報名通道,想到現場直接向部門提問的市民可以積極報名參與,說不定下一個現場問政的人就是你!

  2。通過齊魯網“問政山東”專區進行問政:

  登陸齊魯網,進入山東省級網絡問政平臺,進行問政:

  http://www.iqilu.com/html/zt/shandong/wzsd/

  3。通過熱線電話進行問政:

  網友可以撥打山東廣播電視臺熱線電話0531-66661234反映相關問題。

  4。通過電子郵箱進行問政:

  將具體問題發送至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節目郵箱:wenzhengshandong@163.com參與節目互動,反映相關問題。

  5。通過“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網”微信公眾號留言進行問政:

  您可以關注“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網”微信公眾號,直接在微信后臺留言:[問政山東+具體問題]。您不僅可以發布圖文信息,還可以發布小視頻。對于網友反映或曝光的問題,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將第一時間介入。

  您有難題,我來督辦!

  綜合 整理自《問政山東》節目

  轉載請標注來源

  本文編輯:王春令

  往期推薦:

  《問政山東》播出后,魯蘇界棗莊市內斷頭路、濟南長途站“黑車一條街”有回音啦

  《問政山東》首播辣味十足!中介亂象引發關注,省住建廳副廳長:如臨大考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