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晨練和外出游玩的市民增多,作為老年人,尤其要關注交通安全。畢竟,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出行不規范,親人兩行淚。3月15日下午,濟南歷下交警二中隊民警走進趵突泉街道舜耕路社區居委會,啟動社區巡回宣傳的第一站。交警結合近期多起惡性交通事故,向老年人講解交通安全出行攻略。

  老兩口穿馬路被撞飛,一死一重傷

  交警介紹,今年元旦前后,濟南市中心道路接連發生2起涉及晨練老人的惡性交通事故。

  1月3日6點03分,舜耕路上車流量不大,行人也不多。在舜耕路14號院門口,一對老年夫婦一起走到舜耕路東側,準備穿馬路晨練。

  他們一起往道路中央走著,此時,恰好一輛路虎越野車由南往北開來。雖然車速不算很快,但駕駛人沒發現這兩位老人,竟然徑直撞了過去。

  剎那間,2名老人被撞倒在地,其中一名老人不幸遇難,另外一名老人重傷。后經交警調查,肇事的中年司機醉駕,他在送傷者去醫院后,居然找人換上自己的衣服來頂包,不過頂包者還是被交警識破。

  晨練老人被撞飛20多米

  其實,在這起悲劇發生前兩天,在大明湖東門處,也發生一起類似的慘劇。

  2018年12月31日早晨6點多,天色還是一片漆黑。在黑虎泉北路的大明湖東門公交站牌附近,一名晨練的老大爺,從黑虎泉北路東側橫穿馬路,準備去大明湖景區。

  沒想到,他剛走過中心黃線,恰好一輛SUV由北往南駛來。司機似乎沒發現老人,一下子將老人撞飛20多米,車輛發動機蓋隆起十分嚴重。撞人事故發生后,司機撥打120和122報警。經搶救無效,這位老人不幸身亡。

  此外,記者了解到,去年9月的一天早晨6點多,旅游路千佛山南門附近,也發生過一起晨練老人被撞的事故。

  當時,一名八旬老太太從千佛山晨練后,由北往南橫穿馬路,此時,一輛藍色自卸貨車駛來,將老太太撞倒在地,頭部受傷。被撞后,老太太雙手抓著膝蓋等120到來,不過入院第五天,老人因腦受傷不幸身亡。

  晨練路上穿馬路最易發生意外

  據了解,目前,濟南的機動車駕駛人總量已接近290萬,機動車數量也超過270萬輛,因為交通事故引發的悲劇,每天都在發生。

  “近年來,機動車保有量增長非常快,一年凈增長甚至達到30萬輛,道路通行狀況十分復雜。”3月15日,在舜耕路社區居委會,歷下交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曹興國向在場老年人講解。

  曹興國介紹,近期發生在黑虎泉北路、舜耕路以及旅游路的3起交通事故,都是老年人晨練時橫穿馬路發生的。

  “從我們分析來看,市區交通事故中,晨練老人是事故易發群體。這也是我們啟動社區巡回宣傳的原因所在。”曹興國說。

  2018年11月30日,高新區發生一起三車連環事故,晨練老人先后被摩托車、轎車、貨車撞擊、碾軋,傷重身亡。

  交警曾盤點2016年前4個月的事故情況,濟南歷城區發生涉及自行車和行人的死亡交通事故9起,9人死亡,其中7人為60歲以上老年人,從事故發生時間上看,凌晨和下午3點是此類事故高發期,從事故原因來看,穿行馬路時最容易發生意外。

  三種“鬼探頭”最易引發事故

  “由于老年人交通安全防范意識較弱,容易成為事故受害者。”曹興國說,不少老年人有晨練的習慣,在出門時,除了乘車、行走、駕駛非機動車必須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外,尤其要謹防交通事故“鬼探頭”。

  “鬼探頭”通俗來講,就是前方有車輛或障礙物阻擋視線時,從路邊突然躥出一輛非機動車或行人。司機避讓不及時,往往造成車毀人亡的慘劇。因為事發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因此被稱為“鬼探頭”。

  從日常事故來看,常見的“鬼探頭”有三類場景:第一,行人、非機動車從車頭突然跑出,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公交站臺以及路邊停靠大型車輛周圍,體型較大的車遮擋了后方來車的視線,如果此時突然沖出,司機來不及反應,很容易發生意外。

  第二,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繁忙的路口,車輛在等待綠燈時,路旁的行人或自行車容易被車輛遮擋。

  第三,行人、非機動車突然從路口沖出,在一些內街的非主干道上,由于沒有交通燈及斑馬線,行人過馬路時會更加隨意。車輛在經過這些路口時,會被樓房或樹木等遮擋視線,若車速控制不好,就容易與突然沖出的行人或非機動車發生碰撞。

  (生活日報首席記者 吳永功 實習生 李虹瑤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