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號,王曉丹和她的伙伴張瑜一起開了個很特別的展覽。這個展覽是一個“失戀博物館”。在這個博物館里有三百余件網友捐贈的“愛情遺物”,展覽一開,就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觀展,還有很多失戀的男女紛紛把自己的物品捐到這里。劉女士就是來這里捐贈“遺物”的其中一個。

  “姐姐,你能抱抱我嗎?已經很久都沒有人抱過我了……”捐贈完物品,劉女士跟王曉丹說。王曉丹往前走了一步,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順手拿起一塊提前準備好的糖果,遞給她,告訴她,經歷了這么多痛苦,走到最后讓自己甜一下。

  3月19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濰坊市濰城區民生服務大廳的失戀博物館,展廳分為擺件區、掛件區、留言區和觀影區等多個區域,占地數百平方米,在十幾米長的擺件長廊,紅色高跟鞋、鬧鐘、公仔、校服、頭盔等實物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博物館里的展出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走過這條長廊,似乎親身經歷了一段段愛情中悲歡離合的故事。掛件墻上懸掛的是演唱會門票、答題卡、被撕碎又重新粘合的照片以及260余張火車票、80余張飛機票、200多張門票的票根等。

  王曉丹指著一件潔白的婚紗告訴記者,這就是她們做這件事情的起因。2018年中旬,她們去外地參加一個共同好友的婚禮,令兩人意想不到的是,好友的結婚對象不是相戀七年的男友,而是另外一個男生。因為和前男友吵架后,各自都不愿意先服軟,僵持不下就賭氣相親,機緣巧合之下與現在的對象閃婚。“給過去一個告別的儀式,讓一切重新開始。”王曉丹告訴記者,組建失戀博物館之初和是抱著這種心態的。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展出到5月31號,每天都有來送展覽的人,由于場地受限,她們打算四月中旬更新一次展品。“很多人送來物品后都希望展出后不再送還,而是希望我們幫他們處理掉。可能對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次展出,更多的是想找個地方,把自己的故事放下,給過去的感情劃傷句號,畢竟生活要有儀式感。”王曉丹說。

  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珍惜的,但張瑜和王曉丹覺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通過失戀博物館,能夠讓大家放下過去,珍惜眼前的人,這家博物館辦得就值了。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