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企業不規范用工,貌似雙方都得了好處,一旦發生爭議,事情就麻煩。日前,高區一餐飲店就因為與臨時雇用的3名廚師沒簽勞動合同被告上了勞動仲裁院。
齊魯晚報威海4月3日訊(記者 陶相銀 通訊員 亓伯勇 劉騰達) 企業不規范用工,貌似雙方都得了好處,一旦發生爭議,事情就麻煩。日前,高區一餐飲店就因為與臨時雇用的3名廚師沒簽勞動合同被告上了勞動仲裁院。
日前,高區某餐飲店的3名廚師來到高區勞動仲裁院申請勞動仲裁,要求餐飲店向他們每人支付3萬元的工資以及未繳納社保的經濟補償6千元。
原來,這家餐飲店去年招牌了這3名廚師,他們半年后要出國,雙方達成一致,餐飲店每月只向每人支付6000元工資,但不簽訂勞動合同也不繳納社保。
近期,出國時間就要到了,3名廚師卻以未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要求支付5個月的雙倍工資及未繳納社保的經濟補償。據此計算, 餐飲店需向每人再支付5個月的工資共3萬元以及未繳納社保的經濟補償共計6千元。
高區勞動仲裁院進行庭前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餐飲店向三名廚師支付一次性賠償,才最終作罷。
類似案件并不稀罕,在餐飲、美發、汽修等小型企業經常發生。今年以來,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部分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不規范用工致使未簽訂勞動合同勞動爭議案件數量較多。以高區勞動仲裁院為例,今年第一季度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34起,比去年同比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