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查明的原因,因為雷擊而導致的這場四川涼山木里森林火災,共造成了31人遇難。其中有27名消防員,他們都是熱血男兒,其中1人為80后,24人為90后,還有2名00后。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中,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員中,籍貫為四川的有6人、云南4人、重慶2人、甘肅4人、江西3人、山東5人、陜西1人、湖北1人、貴州1人。
其中,山東5人,徐鵬龍 山東臨沂;張成朋 山東濱州;趙永一 山東臨沂;張 帥 山東臨沂;康榮臻 山東臨沂。
拋灑熱血山東男兒多壯志
遠的不說,去年的王成龍,剛剛軍校畢業一個月,為救戰友犧牲在了魔鬼周的訓練中。2016年7月10日,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一輛裝甲車在南蘇丹聯合國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被一發炮彈擊中,中國維和人員兩人犧牲,其中就有山東省萊蕪維和戰士楊樹朋。
山東兵,山東戰友屢屢出現在光榮榜上,每次都讓父老鄉親悲痛欲絕,這次木里森林火災,犧牲的消防員人數僅次于四川的6人。但是別忘了,這是發生在四川的火災。
不管是抗震救災,還是搶險救援,山東兵的身影到處都在,那種讓人倍感踏實的山東大漢兵,從來都是值得信賴的代名詞。諸位應該還記得,在俄羅斯圣彼得堡打跑三明戰斗民族混混的事情吧,讓我們來看一下,為何這么多的山東人挺身而出,又為何山東的烈士又這么多?
甚至有人說,幾乎每一個人的軍旅都會遇到一個山東籍的班長,山東的記者外出采訪衛星發生,采訪地震水災,總是能碰到熱情的山東兵哥哥。為啥山東兵有這么強的存在感,您知道嗎?根據2016年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山東籍人口總數為9947萬人,占全國總人口數7.19%,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1.1億人)。龐大的人口基數,保障了山東能夠源源不斷地向部隊輸送大量兵員。
您知道嗎?每10個新兵中就有一個山東人
另外根據一號哨位公號的介紹,“事實上,每年山東籍新兵比例都高于山東人所占全國人口比例。軍報記者曾在去年披露一組數據,山東每年向部隊輸送兵員約占全國的10%。也就是說,每10個新兵中,就有一個山東人。”
而且,這個數字會越來越大,因為,“這只是在山東本地入伍的兵員統計,隨著大學生入伍比例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山東籍大學生在外地上學,通過異地入伍進入部隊。例如北京市2017年大學生參軍比例達到80%,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非京籍大學生。據某高校武裝部透露,最近五年來,該校入伍的大學生士兵,山東籍占25%。照此非官方推算,其實北京市2017年入伍的新兵,20%是山東人。除了新兵入伍,山東人考軍校的熱情也冠絕全國,軍校考分往往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許多軍校都在山東放置大量招生名額。
此外,據相關部門戰友介紹,歷年招飛、特勤選拔等特殊兵種選拔,相關部門也重點偏向山東籍等應征青年。山東人參軍熱情高漲,大量山東人通過不同渠道紛紛走進部隊,這是不爭的事實。山東人在每年新入伍軍人中的比例,遠高于10%。
山東人不僅當兵積極,而且山東兵留隊也非常踴躍。部隊是由義務兵、士官和軍官構成,大多數義務兵在服役兩年后就會退伍,一部分人留轉士官成為班長,還有少部分人通過考學、提干等方式成為軍官。在這一過程中,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的義務兵更傾向于義務兵退伍,而山東籍軍人,更傾向于轉士官或者軍考提干。
山東人愛當兵
歸于情懷歸于傳統
由于轉士官、考軍校沒有籍貫名額限制,完全由組織需要和個人意愿結合,這就造成了部隊山東籍班長、山東籍干部比例,遠高于山東籍義務兵比例的現象。這一方面是山東兵有更強的意愿留隊,另一方面,也是山東兵各方面素質比較強,領導更愿意讓山東兵留隊。
為什么山東人喜歡當兵,為什么山東兵更喜歡留隊?傳統慣性思維里,經濟越不發達的地區,愿意當兵,愿意長期服役的人數越多。很多人說山東人愿意當兵是因為山東窮,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山東真的不窮!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山東省2017年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廣東、江蘇。即便按人均GDP排名,山東省也位于全國中上游,排名第八。
還有人說,山東人更愿意當兵,是因為山東高考全國最難,其實這也站不住腳。2017年,山東高考報名人數58萬人,排名全國第三,比河南少了30萬;山東一本錄取率常年穩定10%以上,位居全國中上水平,而墊底的四川前些年只有5%……山東和河南、四川、廣東等高考大省一樣,只能算難,不能算最難。
山東人愛當兵的真正原因,可能很大一部分真的要歸于情懷,歸于傳統。抗戰期間,共產黨在山東創建了大量的抗日根據地,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淮海戰役期間,百萬山東民眾為解放軍運輸糧草,大量山東民眾就地參軍入伍;抗美援朝期間,山東距離朝鮮半島隔海相望,大批山東軍民加入志愿軍……
山東大漢體質和性格值得信賴
幾乎每一個山東小孩,曾經都有一個叔叔在部隊當兵。慣性的力量如此強大,以至于一些家庭能出現“兄弟六人,五人當兵”的勝舉。
除了歷史傳統,山東人愛當兵還有現實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山東父母對讓子女進體制內有一種密之沖動。不僅是當兵,山東父母對子女進國企、當公務員總是抱有極大的熱情,他們總是熱心的想為孩子規劃一條“穩定”的人生道路。
從已公開數據顯示,山東籍中央委員位列全國第一。在山東,軍人是一份體面的職業,是一份令人尊敬的職業,是一份充滿前途的職業,是一份足夠讓父母自豪的職業。沒法跟其它經濟發達地區比,但相比于其他兵員大省,山東的退役安置、軍屬優待等政策,的確相對較好。
山東人體質適合當兵,山東以盛產大漢著稱,男性平均身高為175.44cm,女性平均身高為169.45cm,雙雙位居全國第一。除此之外,山東人盛產國字方臉,線條明顯,非常符合部隊剛毅、硬朗的審美標準,身高和臉型的雙重作用,使得大量山東兵被選為排頭兵、儀仗兵,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山東兵的曝光率和受關注程度,往往比其他省籍的戰友多,這也客觀上造成了山東兵多的印象。
山東人的性格也適合當兵。山東人擅長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大多數山東大老爺們兒的三大人生準則是:你別跟我太膩歪;我不想聽廢話;我也不跟你膩歪。這種直來直去的性格,太適合部隊了。山東人進部隊,就跟回了娘家一樣舒服自在。最難能可貴的是,山東人耿直卻很踏實,很少沖動,很少惹事。長成彪形大漢,但卻不鋒芒外露,這種性格,很受領導喜歡。
山東人的實誠不僅體現在飯量上,更多的是體現在訓練中,因為實誠,所以很少偷懶,因為直爽,所以不墨跡。在部隊比武競賽中,一大批山東兵奪得桂冠;在各單位偵查連 、特務連中,一大批山東兵在這里摸爬滾打。山東人長得就像當兵的,性格又直接又踏實又實誠,不去當兵,豈不是很可惜?
從參軍到支前
山東一直敢為人先
同樣在《厲害了我的山東兵——解放戰爭時期全國第一多》作者大漠單騎介紹,
據軍史數據,1946年6月解放戰爭爆發前,解放軍擁有127萬人,其中野戰軍61萬人,地方部隊及后方機關66萬人。而在抗日戰爭勝利后,山東解放區有八路軍主力部隊27萬人,地方武裝50萬人,民兵150萬人。這大致是解放戰爭爆發前我軍在全國及山東的兵力概況。
“到解放戰爭基本結束的1949年12月,解放軍的兵力已增至470萬人,其中野戰軍約320萬人,地方部隊約150萬人。那么470萬解放軍中山東兵能有多少呢?這并沒有準確權威的統計,但有一些公布的數據可以作為分析估算的依據:解放戰爭時期山東動員了95萬青年參軍,加上抗戰勝利后的山東八路軍主力部隊27萬人(減去約2萬外省籍官兵),再加上山東地方武裝約50萬人(大部分升級轉為野戰部隊),解放軍中大約有山東兵170萬人。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中山東兵犧牲了11.7萬人(居全國之首),傷殘復員約6萬余人,減掉這18萬人,山東兵仍在150萬人以上,占當時全軍兵員的32%,也就是說到解放戰爭勝利時,解放軍中山東籍官兵依然是在全國排名第一多。”
解放戰爭時期,山東還動員了1100多萬支前民工伴隨解放軍轉戰17個省、直轄市,將11億斤糧食和大量彈藥等作戰物資運往前線,將20.3萬傷員運回后方,這一切沒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支撐也是無法辦到的。
山東有近30萬烈士獻出生命
2014年7月,山東省民政廳發布做好清明節期間烈士紀念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山東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烈士大省。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全省先后有近3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的英雄事跡和崇高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突出體現。
指出,清明節期間,在全省廣泛開展以“紀念先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為主題的烈士紀念活動活,緬懷先烈功績,弘揚先烈精神,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對于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習先烈的崇高革命精神,繼承發揚革命傳統,對于凝聚全省力量,激發全省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對于加快我省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兩位副省長迎接木里烈士歸來
5日下午,木里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的徐鵬龍、張成朋、趙永一、張帥、康榮臻等五名山東籍消防隊員魂歸故里,在濟南、臨沂、濱州等地舉行烈士骨灰返鄉和安葬儀式等悼念活動。省委書記劉家義,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等省領導向烈士敬獻花圈。
副省長孫立成、劉強參加返鄉儀式,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英勇獻身的英烈們表示深切哀悼,向烈士親屬表示誠摯慰問,對烈士們的英雄壯舉表示崇高敬意。省領導表示,在森林大火危及國家資源和居民安全的關鍵時刻,消防隊員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奉獻了寶貴的青春,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忠實踐行了錚錚誓言,以犧牲小我書寫了人生價值,為山東父老鄉親爭得了光輝榮譽。
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堅定信念、崇高追求、英雄氣概和高尚品格,化悲痛為力量,以更加昂揚的革命斗志,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用實際行動告慰烈士英靈。烈士親屬,省直有關部門,臨沂市、濱州市及市直部門負責同志,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戰員代表等參加悼念活動。烈士親屬,省直有關部門,臨沂市、濱州市及市直部門負責同志,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戰員代表等參加悼念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