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5月9日訊 5月9日,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迎來首期回頭看特別節目,節目邀請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主要領導再次做客直播間,就3月14日節目曝光的相關問題,追蹤督辦,舉一反三。

  針對聊城莘縣化工產業園水環境問題,4月29日,污水已經被抽回污水處理廠進行再處理,廢棄河道和損壞的閘門被填平,封堵處已被疏通,并開挖了新河道。

  此外,古云鎮還進一步完善了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的建設和管理,對產業園區內46處污水官網觀察井設置了標識牌,標明觀測井名稱和污水流向。園區內所有企業的污水排放實行“一企一管”制,嚴控偷排偷放行為。

  針對濟南長清區史莊村煤渣灰堆積地揚塵污染的問題,節目播出后,企業停產整頓。截至4月28日,企業料堆和生產品上全部覆蓋防塵網,灑水車對覆蓋物進行灑水。

  針對棗莊薛城區沙溝鎮附近兩家建材廠不按環保規定生產以及運輸的問題,兩家企業立即被關停整頓。棗莊市、薛城區兩級環保部門對兩家涉事企業定期檢查,待第三方驗收合格后,再開工生產。

  針對濟南高新區兩處工地未按環保要求施工、揚塵嚴重的問題,3月20日,濟南市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行動工作組辦公室下發通知,決定取消高新區中心區渣土清運工程項目的綠名單資格。

  針對德州平原縣古樓店村一處農田及周邊堆放固體廢物問題,截至4月30日,平原埋固廢土地復耕完成,為下一步種植作物做好了準備。土地承包人張立紅獲得約23萬元補償款,現已基本到位。

  此外,在東營市黃河口鎮利林村發現的12個疑似危廢的舊桶,已于4月25日在墾利生態環境部門和黃河口鎮政府監督下,由濰坊佛士特環保有限公司按規范運走處置。

  針對濟南萊蕪區牛泉鎮西上莊村偷埋固廢的問題,節目曝光后,省生態環境廳督導組先后四次來到現場,督導整改。經過調查,固廢化驗結果為選礦尾礦,屬于一般固廢,不具有侵入毒性危險特性。隨后,當地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對地下偷埋固廢進行清理。截止到5月4日,復墾和種植經濟林全部完畢。

  針對節目中曝光的濟南濟陽區曲堤鎮畢集村村西有傾倒污泥的問題,經調查為濟南鋒錦環保公司未按要求處置某企業污水處理站污泥所致,濟陽區環保局對其罰款2萬元,同時要求企業更換處置公司,對產生的污泥按照環評批復規定合理處置。

  然而,《問政山東》記者在回頭看的過程中卻發現,棗莊市在對曝光地點進行整改后,其它地方卻依然存在問題。

  在棗莊滕州市的楊套村,大部分房屋已經被拆遷,但是有好多的渣土和建筑垃圾依然堆在村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覆蓋上了防塵網,大部分渣土和建筑垃圾裸露在外。

  記者在現場看到,楊套村附近路面上堆滿了塵土,每當有車輛經過,都會揚起大量灰塵,隨風飄散。

  此外,在泰安市東平縣馬莊村附近,記者發現有幾家石料廠,廠外堆放著很多座渣土堆,這些渣土質地很細,很容易被風刮起。

  而在廠區內,同樣也有不少渣土露天存放,表面沒有進行任何遮擋,車輛經過會揚起大量塵土。

  上次曝光過棗莊薛城區,現在在滕州又出現了類似問題。而且,5月7日上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和大氣污染重點整治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大氣質量方面,2019年第一季度,山東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80μg/m3,同比上升17.6%。大氣指標出現“反彈”,曝光的問題依然存在,面對這樣的現狀,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坦言,這個問題也是他一直頭疼的問題,目前省政府六部門現在還在各地檢查,這是典型的最后一公里現象。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是監管不到位,第二是處罰不到位,第三是執法不到位。王安德認為,只開了會,只發了文件,只部署了,沒有抓落實,是達不到效果的,以后這樣的問題會越來越少。

  閃電新聞記者 丁宏娟 林紹榮 崔冬梅 速記 王雪 攝影 白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