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一鎮長同意組織群眾蓋上玉米稈“造假迎檢”,遭黨內警告

  6月12日,陜西省紀委監委網站秦風網就該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報的58起典型案例進行了梳理分析,其類型主要集中在履職不力、違規決策和弄虛作假三個方面。

  這篇文章提到了包括山陽縣兩嶺鎮原鎮長邢庭忠應景造勢、周至縣城市管理局要攤販購買指定推車等問題。

  文章稱,2015年,時任兩嶺鎮鎮長的邢庭忠在負責三合村新農村建設工作期間,在原定新農村產業發展項目未實施情況下,為應付上級觀摩驗收,同意該村組織群眾在3畝土地上除草、翻地,蓋上玉米稈“造假迎檢”,并插上“三合村豬苓基地”牌子接受上級觀摩驗收。

  2018年12月,邢庭忠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村黨支部原書記劉書民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秦風網報道稱,周至縣城市管理局要攤販購買指定推車發生于2018年。當年4月,周至縣城市管理局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張豐登,為提升臨時攤點管理水平,擅自指定地點,統一制作移動推車,讓攤販購買,損害群眾利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2018年8月,張豐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周至縣城市管理局執法科科長劉波受到政務警告處分。

  《華商報》當時的報道介紹,2018年7月26日上午,周至縣隆發東門擺攤的商販告訴記者,2018年6月,周至縣城管局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張某,要求這里所有商戶到指定的一家不銹鋼店做手推車,價格為3200元。商販們稱在周至縣城其他不銹鋼店里,按城管部門要求的模式制作的手推車,價格也就是1400元。

  報道稱,對于商販說法,張某表示,臨時夜市點因有商販未安裝油煙凈化器和攤位形象差,被上級檢查部門扣分。這一次集中整治提升主要是為了工作需要,不能20多個商販擺出來的模式都不一樣,如果有商販對此有異議,可以直接到紀委舉報。2018年7月27日,周至縣城管局給記者回復稱,華商報報道見報之后,周至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縣紀委介入調查,進一步弄清事實真相,給商戶和群眾一個交代。當時,張某的職務被暫停。(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