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省千佛山醫院)肝膽外一科病房里,亓加衛和妻子一心一意地逗弄著剛剛出生8個月的小兒子澤澤(化名),滿是溫馨和幸福。
澤澤顯然并不清楚,就在不久前,爸爸送給他一份最珍貴的兒童節禮物——為了挽救他幼小的生命,爸爸捐出了他260g的肝臟。舐犢深情,父愛如山。自此以后,父子同肝。
二寶查出先天性膽道閉鎖
澤澤的出生,在亓加衛的人生中,其實已經計劃了許久。
“以前家里條件不好,這兩年好一些了,所以計劃著生了老二。”手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那道長約10厘米的疤痕還會讓亓加衛偶爾感覺不舒服。
今年37歲的亓加衛家在商河,已經有一個13歲的大兒子。身為獨生子女的他,很久以前就想要再生一個孩子,但受限于家庭經濟狀況,也只是想想而已。這些年,他在外打工,妻子在家帶孩子之余還打打零工,兩口子齊心為著家,終于有了生老二的條件。
2018年10月,澤澤出生了。
亓加衛說,澤澤出生后黃疸一直沒退干凈,小便特別黃,膚色也發黃。到滿月想去接種疫苗時,黃疸值還是高。后來,到當地醫院檢查了肝功,醫護人員懷疑,澤澤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
這個懷疑,在濟南市兒童醫院得到了證實。澤澤兩個半月的時候,接受了葛西手術。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省千佛山醫院)肝膽外一科副主任醫師李自強告訴記者,先天性膽道閉鎖是一種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并可導致淤膽性肝硬化、最終會發生肝功能衰竭的一種疾病。“先天性膽道閉鎖是小兒肝移植中最常見的適應癥,而肝移植也是先天性膽道閉鎖發展至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李自強說,對于先天性膽道閉鎖來說,手術治療是唯一的有效治療手段。其中,葛西手術是首選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即使肝外膽管已經閉鎖,在肝門附近仍可能有殘存的微小膽管,將這些微小膽管與腸道相吻合,或可以恢復正常膽流,達到長期存活目的。但是,葛西手術只是一種姑息性手術,只對三分之一左右的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有效果,仍有三分之二的患兒最終還是需要進行肝移植來救命,不然患兒多會在一年內死亡。
爸爸決定捐肝救孩子
澤澤并不是通過葛西手術能好轉的那幸運的“三分之一”。葛西手術后第4個月,澤澤又開始出現黃疸不退的狀況。此時的亓加衛一家對先天性膽道閉鎖這種疾病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他也知道,若是葛西手術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會是孩子面臨的唯一活路。
這之前,商河一名46歲奶奶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割肝救孫的新聞,曾經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亓加衛讀到過那篇新聞,此次,他直接帶著澤澤來到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希望也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孩子到醫院時,膽紅素值超過300μmol/L,肝硬化中期,有一定腹水。如果任其發展,再過一兩個月,就要面臨肝功能衰竭。”李自強說。
因為澤澤和父母都是A型血,澤澤父母對于肝移植的決心也比較堅定,夫妻二人都愿意捐出自己的肝來救孩子。檢查發現,澤澤媽媽的膽道狀況不是很理想。慎重起見,為澤澤供肝的重任,還是落在了亓加衛身上。
好在亓加衛的肝臟及其他身體狀況符合移植條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父子倆的親體肝移植手術定在了6月2日,由醫院肝膽外一科主任滕木儉、副主任李自強帶領移植團隊進行。
術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小兒內科、小兒外科、肝病科、消化科、麻醉科、新生兒重癥監護、心外科監護、護理部、手術室等相關科室,多次進行病例討論、交流研討,針對術前準備、麻醉術中監護、術后管理等方面也制定了完善的措施。
手術如期順利進行
“兒童節第二天,我和孩子同時進的手術室。”亓加衛回憶說,那天他們是早上9點進的手術室,他中午12點左右醒來的時候,孩子的手術還在進行。雖然亓加衛之后感覺自己迷迷糊糊沒有完全清醒,但妻子仍記得他多次問過:“孩子出來沒?”
李自強告訴記者,父子倆的手術幾乎同時開始,醫院相關科室的專家同時到位。對于供者來說,要保證供體的生命安全,盡最大可能減少對肝臟的消耗,讓切取的部分肝臟能夠在孩子的體內充分發揮功能,因此手術要求非常精準。所以,雖然難度不大,但耗時也比較長。
6月2日上午11點多,亓加衛的手術基本完成。手術大概切除了亓加衛260克的左肝外葉,大約占其原肝臟的五分之一。“孩子原本的病臟是典型的肝硬化肝,質地較硬,給予游離切除,供肝灌注完畢后,進入移植環節。”李自強說,小兒血管纖細,增加了手術難度,因其肝動脈、門靜脈、下腔靜脈直徑均較成人細,這加大了對血管吻合技術的要求。一般來說,成人的血管吻合使用普通2.5倍放大鏡即可,而對于孩子,不僅用上了平日里很少會用到的9-0血管縫線,還需要在電子顯微鏡下完成血管吻合。
肝動脈重建完成后,B超顯示心肝血流狀況良好,李自強知道,手術基本可以宣告成功了。李自強告訴記者,小兒肝移植術后的管理比成人要復雜,液體管理要精確到毫升,前期主要依靠腸道營養。術后,包括心外監護室、小兒重癥監護室、小兒外科、肝膽外科全體醫護在內的肝移植團隊,給予了密切監護和積極治療。雖然恢復相對比較慢,但如今父子倆的狀況都不錯,預計20日就可以出院。澤澤要服用藥物避免術后排異,日后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健康長大。
亓加衛記得術后第一次看見孩子的樣子,“一開始只能看照片和視頻,等術后第三天,孩子從監護室出來,身上白了,不再是那個小黃人了,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亓加衛說,孩子回到身邊,他才真正放下心來。
雖然自己失去了一部分的肝臟,但這肝臟讓自己的小兒子能夠健康長大,亓加衛感覺很幸福。
(生活日報記者 秦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