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毒販爾虞我詐、斗智斗勇,工作中刀光劍影、險象環生,比影視劇《破冰行動》情節還要驚心動魄、蕩氣回腸。日前,記者帶您走進即墨公安分局禁毒大隊,聽聽尤副大隊長這名一線禁毒警察的故事。

證據少、取證難 “由人到案”不簡單證據少、取證難 “由人到案”不簡單

  從事禁毒工作前,尤副大隊長干了十年刑警,參與偵辦了不少重特大刑事案件,法律素養、業務素質、敬業精神大家有目共睹,當時是即墨刑警中的主力干將。但一干禁毒工作,這位信心滿滿的“老”刑警還是有點“懵”。

  “不要說老百姓不知道,不少公安干警也不清楚禁毒和刑偵的區別。一開始,我用刑警的那套來干禁毒,結果事倍功半?!庇雀贝箨犻L告訴記者,刑偵注重“由案找人”,犯罪行為已經發生,大家是對靜態案件展開動態偵查,偵查工作錯了可以糾正、可以調整、可以從頭再來;而禁毒講究“由人到案”,毒品案件沒有報警人,民警要先確定偵查對象再從他們身上一點點挖掘犯罪行為,這是一個動態對動態的偵查過程,沒到最后抓捕的那一刻,案件就一直處在持續發展、不斷變化之中,偵辦工作稍有不慎就會打草驚蛇、前功盡棄。

  “證據是涉毒案件的關鍵。我們為什么總在毒販交易的時候實施抓捕,就是為了‘人贓俱獲’。有時我們百分百確定這人就是毒販,但沒有證據、證據不充分,我們也沒法抓他?!睆囊粭l線索到一條證據,中間隔著千山萬水。而每偵辦一起案件,尤副大隊長和戰友們都要把毒品交易的資金、地點以及毒販之間的微信、短信等內容整理匯總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證據鏈。

  這場黑與白的較量中,毒販的反偵察能力也不斷提高,警方掌握的證據往往是孤立的、碎片式的。尤副大隊長告訴記者,近年來“埋地雷”式的毒品交易越發普遍,毒販不與買家見面,將毒品秘密藏到指定地點,借助微信紅包、銀行轉賬等方式進行交易;有的毒販還會借助網絡社交軟件,用事先約定好的暗號進行聯系,給警方調查取證制造困難。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獵人,這些花招在尤副大隊長面前通通無效,他和戰友們先后成功偵辦“2015-33”“2017-35”等多起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他所在的即墨區在“百城禁毒會戰”戰果排名中位居全省152個縣級市和青島市各區市之首。因為工作突出,尤副大隊長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貓鼠同步”、晝夜不眠 制毒窩點一鍋端“貓鼠同步”、晝夜不眠 制毒窩點一鍋端

  2016年8月,一條情報顯示,即墨藍村鎮高某某有制販毒品嫌疑,警方隨即對其展開偵查。尤副大隊長發現,高某某長期處于無業狀態,但出手闊綽、開銷巨大,這一反?,F象初步證實了情報的真實性。

  在接下來的調查中,警方逐漸掌握了高某某周邊的關系網絡、大致鎖定了團伙成員,但他們一直沒有進行毒品交易,案件一度陷入困境。

  “因為沒有新的線索,我們試著從這個團伙的每名成員身上找突破口,發現其中一人有吸毒前科,我們就以派出所的名義對其進行治安傳喚,借助技術手段了解到該團伙加工制造新型毒品甲卡西酮并向外省販賣,案件到此才算有了突破。”尤副大隊長告訴記者,這一團伙基本上白天睡覺、晚上活動,為了掌握主動,尤副大隊長提出“貓鼠同步”的策略,民警們與毒販們同一作息。但偵查結束后還要及時分析研判,有時還要處理其他案子,大家經常是白加黑、沒日沒夜的忙活。

  接下來幾個月的跟蹤偵查,民警們掌握了這一團伙的制毒工廠、藏毒窩點和成員住所。那正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尤副大隊長和戰友們在廢棄建筑里全天候監視制毒工廠,那里沒電沒暖、也不能生火,壺里帶的熱水半天就涼透了,晚上他們穿著兩層棉大衣,幾乎每個蹲點民警的腳上都有凍瘡。

  期間,他們還長途奔襲300余公里,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將兩名來青向高某某購買毒品的山西籍毒販抓獲,當場繳獲毒品1公斤。證據鏈條逐漸成型,最后的抓捕終于來臨。

  “行動分了若干組,尤副大隊長是那個最大窩點抓捕任務的總指揮。前前后后一個周的時間,我們吃住都在單位,他領著我們反復推敲抓捕方案,帶著我們踩點踩了N遍,怕我們壓力大時不時的還穿插個笑話,有時也講講他之前的辦案經歷。其實大家看的出來,尤副大隊長的壓力比我們都大,一天就睡兩三個小時,最后那幾天他的頭發都立起來了”。參與抓捕任務的王警官回憶到,在行動繳獲的全部27公斤毒品中,尤副大隊長組繳獲的就有20公斤。

永不言棄 有一絲希望也要付出百倍努力永不言棄 有一絲希望也要付出百倍努力

  2018年6月,青島警方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向韓國、日本警方分別移交毒販李某某和清賴某某。這是我國禁毒國際合作的重大成果,而韓國籍毒販李某某的落網,與尤副大隊長和戰友們的努力密不可分。

  “去年年初,有情報顯示,數名朝鮮族吸毒人員與韓國籍吸毒人員有關聯。前期偵查發現,外籍人員不但吸毒,還向韓國、日本販賣毒品,他的毒品來自一名河南毒販——楊某”。尤副大隊長告訴記者,案件偵查曾一度中斷,突然一天警方得到情報,楊某要同外籍毒販進行交易。

  “情報顯示,毒販將在KFC內交易,就在我們蹲點守候的時候,外籍毒販從KFC旁的大型商場走了出來,上了一輛出租車后離開了。”參與抓捕的于警官回憶到,尤副大隊長判斷交易已經結束,一面派人跟蹤外籍毒販,一面組織警力在商場內搜索賣家楊某。

  “我們在商場里找了好幾圈,但就是沒發現楊某。大家都不抱希望了,但尤副大隊長堅持讓我們再搜一遍。就在大家再次開始搜索的時候,他那邊傳來消息‘發現楊某、速來增員’,靠著尤副大隊長的那份堅持和執著,最終逮住了楊某,外籍毒販也被同時抓獲?!眳⑴c抓捕的李警官說。

  尤副大隊長告訴記者,干禁毒就是要滿懷信心、永不言棄,只有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才能多一份成功的可能。而在審訊中,尤副大隊長的強大政策攻勢,讓楊某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不但交代了出租物內仍存有1300余克毒品,還交代了其上線的情報。

  “楊某沒見過上線,交易靠手機聯系,我們只知道他在廣東陸豐的三甲地區,再就是掌握楊某上線的手機號。但趕到陸豐后,我們掌握的手機號也停機了?!卑讣M入了僵局,但尤副大隊長還是選擇堅持,在陸豐一呆就是四十多天。

  “我們幾個北方大漢在三甲地區很扎眼,身高、長相、口音與當地人格格不入。當地毒販警惕性很高,我們只能開車隱蔽偵查,白天還不能下車、怕打草驚蛇,只有在晚上才能下車偵查。當時工作困難很大,尤副大隊長一直給大家打氣鼓勁。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將楊某的上線抓獲?!眳⑴c行動的呂警官回憶。

  而楊某上線的被捕,也標志著一條從廣東向青島以及日韓輸出毒品的通道被成功切斷。

最后怕的一次抓捕 最難忘的一次出差最后怕的一次抓捕 最難忘的一次出差

  “那是我第一次執行任務開槍,毒販那種魚死網破、窮兇極惡是你想象不到的。現在想想,也后怕、也慶幸,幸虧毒販沒傷到周圍群眾,要不然我們會愧疚一輩子?!闭f起那次抓捕,尤副大隊長的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2014年的一天,一前一后兩輛警車,將毒販的車輛逼停并封鎖在路邊。正當尤副大隊長和戰友們下車準備抓捕時,“砰”的一聲——毒販的汽車突然倒車、猛的撞向后方警車,“嗡”一腳油門的同時就是“哐當”一聲——毒販撞開前方警車的一角。一切發生在短短幾秒內,眼看毒販就要逃脫,尤副大隊長果斷開槍示警。但大家都沒注意,毒販剛剛的一番操作已經壓傷了尤副大隊長的腳。

  “當時哪顧得上疼啊,再往前兩個路口就是農貿市場,要是毒販沖過去傷到群眾,后果不堪設想。那次任務后大家也反思,從那以后的抓捕任務我們都避開人員密集場所?!庇雀贝箨犻L說。

  而最難忘的那次出差,還要從2018年抓獲外籍毒販的案子說起。為了抓到楊某的上線,專案組在陸豐一住就是四十多天,中間雖然有人來有人回,但尤副大隊長一直盯在那。

  “那段時間真是領教了南北方的飲食差異,知道了啥叫水土不服?!庇雀贝箨犻L告訴記者,當時專案組里有個規矩,只要有人從青島去陸豐,就捎上兩包饅頭和幾袋蔥伴侶。“大蔥蘸醬配饅頭,別提有多香了?!?/p>

  但與想家相比,飲食都不算問題。記者了解到,當時尤警官的愛人懷著二胎,還要照顧上學的老大。期間,她還曾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開車被人追尾,大家都勸尤警官回家看看,但為了任務他卻選擇留下。

  “當時確實想回去看看,但我熟悉陸豐的情況,也不是說離了我不行,但留在那我心里踏實。媳婦挺支持我工作的,一開始和媳婦說就去半個月,半個月到了她時不時問我啥時候回家,有次直接和我說‘工作重要還是孩子重要’”。說到這,尤副大隊長的眼睛濕潤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鋼鐵漢子也有柔情一面,尤副大隊長不是不想家,為了案件的辦理、為了大家的士氣,他忍者、憋著,不把那份情感表現出來。實在受不了了,他就一個人走到海邊,放開嗓子喊幾聲,在沙灘上寫寫畫畫。

  尤副大隊長告訴記者,干禁毒工作這些年,既有破獲大案、抓住毒販的激動與興奮,也有線索中斷、陷入困境的焦躁與忐忑,更有見證毒品殘害群眾、破壞家庭的痛心與惋惜,只要毒品存在一天,他就會義無反顧的戰斗下去,在他眼里這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戰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鵬 通訊員 馮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