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一位98歲的老人在入住敬老院前夕,特意來到公交站連續等了3天,只為跟6路線一名叫鄭婷婷的駕駛員說聲“再見”。記者7月11日從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了解到,由于沒能等到鄭婷婷,這位老人的心情不是很愉快。得知此事后,老人的女兒何女士特意給公司打來電話,希望工作人員能幫忙將此事告知一下鄭婷婷,了卻父親的一個心愿。

▲老人在車站等候。▲老人在車站等候。

  接到電話后,工作人員立即將此事告訴了鄭婷婷。7月10日上午,鄭婷婷和線路上的“愛心陪伴”志愿者一同來到何大爺家,可誰知,何大爺卻并不在家,志愿者在門口等待了一個小時,也沒能等到。通過與何女士聯系,志愿者們得知老人已經住進了敬老院,于是志愿者們又立即趕往了敬老院,這才終于見到了何大爺。

  今年98歲的何大爺,有一兒一女,今年均已經70多歲了。何大爺的兒子患有股骨頭壞死,一條腿接近殘疾;女兒何女士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腰部的病痛愈發嚴重。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子女無法很好地照顧何大爺。所以,7月初,兩個子女經過商量決定讓何大爺住進敬老院。何大爺在得知自己要去敬老院后,一連多天一直念叨著不能再繼續乘坐6路車去洗海澡了,舍不得線路上的駕駛員。

  于是,7月4日,何大爺就帶著三包點心前往6路線途經的大沽路站點,準備將點心送給駕駛員鄭婷婷,順便跟她說一聲,自己要住進敬老院了。由于何大爺在站點等待的時間與鄭婷婷的班次不匹配,所以第一天何大爺沒能等到鄭婷婷。7月5日,何大爺一大早又來到大沽路車站等待,遺憾的是這一次還是沒有等到。7月6日,不肯放棄的何大爺冒著大雨再次來到了車站,可是這次依然沒能等到鄭婷婷。由于已經到了要住進敬老院的時間,何大爺不想給自己留下遺憾,就將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女兒何女士,所以何女士就將電話打到了6路線所屬隧道巴士公司第六分公司。

  “我以后不能常坐6路車了,真怕見不著你們,你們今天能來看我太好了,以后也一定要多來看看我啊?!币姷洁嶆面煤椭驹刚邆儯未鬆敇返煤喜粩n嘴,急忙將前段時間買的點心拿出來給了鄭婷婷。何大爺的兒子也說道:“昨天搬進來后,我父親就沒笑過,一見到你們啊,可總算是笑出來了”。

  據了解,鄭婷婷的這位老朋友不僅是一位98歲高齡的“老”朋友,更是與鄭婷婷相識多年的老朋友。老人名叫何士津,出生于1921年。1951年6路線建線伊始,愛好游泳的何士津就尋找到了一條前往海水浴場游泳的方便公交線路。此后的60多年里,無論春秋寒暑,他都風雨無阻地乘坐6路公交車去洗海澡。六十多年里,何大爺見證了6路線的成長與發展,更與線路上一代又一代的駕駛員成為了朋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何大爺的體力大不如前了,去年又患上了面癱,即將住進敬老院,再也不能去洗海澡了。想到這里,老人就決定跟6路線的老朋友道個別。

  得知何大爺因為要去敬老院,一連幾天都沒有笑過,志愿者們便開始安慰他,并主動提出與老人結對,定期去敬老院看望他。“我就怕去了敬老院就沒人管我了,現在有你們來看我,我終于放心了!”何大爺說。

  據了解,6路線歷史悠久,1955年被市政府命名為“青年服務線”。近年來,6路線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踐行車廂“暖行”服務,目前已與多名像何大爺這樣的老年人結對,在扶老攜幼、關愛特需等方面贏得了市民的廣泛認可。

 ?。ㄇ鄭u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