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許多中老年人不再滿足于打電話、收發短信等功用了,發微信、刷微博、玩小游戲等也成為他們的生活內容,很多人甚至表現出比年輕人更強烈的熱情。沉迷刷手機影響家庭和諧、熬夜玩手機更危害身體健康……諸般問題頻生。
在繼擔心孩子迷戀手機之后,很多人開始苦惱于老年父母沉溺于手機世界的現象。作為兒女,該如何勸說父母成了很多人一個難以把握的度……
>>>尷尬
玩手機引發“家庭大戰”
“我和你爸過不下去了,我懷疑他外面有人了……”幾天前的一個中午,30歲的王璇接到了母親的一通電話,這通電話里的消息把她給驚到了。細細問來,原來,當天上午,她父親在床上躺著玩手機,里面傳出了一聲語音,而且是女聲,她母親便問了句是誰,父親卻不作回應,兩人因此吵了起來。于是,情緒難以平復的母親就給王璇打了這通電話。
王璇隨即給父親打電話求證問責。“我爸說是買耳機時加的群,是一個女群友在里面發的語音……”面對這樣的解釋,王璇非常不放心,決定請假回家看看情況?;丶液?,她很快確定這只是虛驚一場,“我媽說我爸最近這段時間太迷手機,每天抱著手機各種玩,她已經忍了好久,這次是忍無可忍,便借題發揮發了一通火?!钡弥嫦嗟耐蹊扌Σ坏茫m然覺得母親的處理方法過于偏激,但她也確實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王璇告訴記者,她的老家在農村,父母今年都52歲,“也就近幾年的事,我給他們都換上了智能手機,教他們用微信?!彼f,因為父母住在農村,環境相對閉塞,就想讓他們通過手機多接觸接觸外面的世界。剛開始,父親沒有母親學得快,也不是很喜歡玩手機,但這兩年漸漸地開始入迷了,“經常抱著手機瀏覽微信里的各種消息,加的群也不少,消息不斷,還時不時地往家庭群里發幾條看上去明顯是謠言的消息?!蓖蹊f,但她覺得這些并不是啥大事,對于謠言會經常提醒父親,也沒太過在意他對手機的沉迷。但這次事件給王璇敲響了警鐘。
“我媽是一個很通情理的人,而且也很包容,這次她發了這么大火,肯定是忍無可忍了。”說到這,王璇有些愧疚。她告訴記者,自己其實也認識到了父親迷戀手機的問題,“以前我回家,我爸一般都陪著我和媽媽一起說說話,現在基本上吃完飯就躺回屋里玩手機去了。有時一玩就是半天不出臥室門。”而最讓王璇感到擔憂的是,父親的性格也變了不少,“就拿這次的事來說,如果我媽問他的時候,他照實說也沒啥大事,但我爸就是不給看,還把手機鎖了,我媽也打不開,氣得把手機都摔了,我爸還覺得是我媽小題大做。”
>>>調查
沉迷手機的老人真不少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不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對于接觸這一新生事物的中老年人,大部分在使用上還是有節制的,并沒有達到入迷的程度,但也有不少人過度迷戀上了手機。
沙發里一窩,床上一躺,拿著手機,手上不?;瑒又?,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是市民趙凱65歲老父親的日常,“在我看來,他就是玩上癮了?!壁w凱告訴記者,自家老人算是比較早接觸智能手機的,“玩微信、刷微博、看各種新聞資訊等都不在話下,手機上還下載了各種時興的小游戲?!彼呎f邊感慨,自己都沒父親迷戀手機,“有一次我半夜起來上廁所,發現他就坐在客廳沙發上玩手機,沒想到這么迷?!壁w凱擔憂道,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看,對眼睛、頸椎肯定不好,“這樣下去,真怕他把身體搞垮了。”
與此同時,市民徐莉提出了另一方面的擔憂,“父母對手機上看到的信息深信不疑,并廣泛轉發?!倍遥改傅年P注點截然不同,“像我爸,朋友圈里經常會轉發類似‘央視罕見報道’‘某軍情諜報披露’等來源可疑的資訊,我媽則熱衷于轉發各種養生知識、飲食謠言……”
有一位網友的吐槽可以說非常形象——“我媽,每次打電話問她干什么呢,都是看手機,不斷地轉發垃圾新聞,傳播‘養生之道’;我爸,天天斗地主,累得半死贏兩塊錢,還總跟我顯擺;公公,下班回來,一邊充電一邊玩,直到睡覺,還要一直念他覺得有道理的、好玩的文章和段子,嘴里不停地感嘆‘這些人怎么這么有才,怎么想出來的’;婆婆,不是今天手機沒網了,明天打不出去電話了,就是后天找不到照片了……每次看他們戴副老花鏡,用僵硬的手指玩著手機,我就會想到十幾年前,讓我們戒掉網吧,戒掉網癮!”
據極光大數據日前發布的《2019年社交網絡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60后”有每天發布朋友圈的習慣,近八成表示自己每天都會刷朋友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60后”群體中超過六成認為自己非常依賴或比較依賴微信,他們對社交的執念甚至要高于年輕一代。
>>>苦惱
面對長輩問題不知咋勸說
在王璇看來,父親迷戀手機,成了破壞家庭和諧的不定時炸彈;在趙凱眼里,父親熬夜玩手機,傷眼傷頸椎影響身體健康。但該怎么應對?他們都犯了難。
“我是真的很生氣,也是真的著急,但又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跟我爸說。”王璇坦言,面對長輩,她不知該如何去說教,“說輕了根本不起作用,但我也不可能像訓孩子那樣去訓我爸呀,我還怕傷害到他,讓他產生逆反情緒破罐子破摔咋辦?”所以,王璇只能不斷對父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自己肯定也是理虧的,但態度上表現良好,手機還是不離手”。同樣,趙凱也表示非常為難,“不痛不癢地跟我爸說,他嘴上敷衍著,該怎么玩還是怎么玩;說得狠了,他直接就怒了,吆喝著‘不用你管’,唉……”
對于兒女的諸多顧慮,老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巴嫖⑿胚@不也是為了方便和孩子交流嘛!”60歲的高存玉認為,現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都玩得特別溜,自己不玩就落伍了,“多看看各種新聞,了解各種資訊,也是為了不和社會脫節”。
市民張海峰表示,如高存玉老人所言,確實是一個重要原因,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沉迷于手機也是事實,“我覺得就是一個度的問題,可能很多人認識不到,接觸智能手機的初衷已經變了,迷戀手機實際上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身心健康甚至是家庭和諧?!彼硎?,自己一直對此非常警醒,“很多人在公交車上、地鐵上都喜歡低頭玩手機,我自己就從來不玩,除了打電話和發信息用于聯系外,雖說也會刷微信微博,但盡量克制,不會沉迷于此。”與此同時,他經常和父母通電話聊家常,并一直向他們傳達少玩手機的想法,“我覺得效果還是分人吧,都使用智能機,我媽就不愛玩,就喜歡聽聽音樂看看電視,晚上出去跳個廣場舞,我爸還是挺迷手機,天天躺床上翹著二郎腿各種刷,我也很無奈?!?/p>
不講“大道理”
巧用“示弱”法
如何幫助老年人擺脫手機“依賴癥”?記者咨詢了育偉心晴心理工作室的心理咨詢師付磊。他告訴記者,想要應對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其中的深層原因。他分析,中老年人和青少年迷戀手機其實都有一個共同原因——孤獨感。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存在孤獨感較為普遍,而且來自各方面。我們經常會看到公交車上不相熟的老人很樂意與陌生人交流,就是因為‘想找個人說說話’。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倫之樂,如果子女由于種種原因忽略了對他們的關心,很少與他們溝通,那么就容易引發沉迷手機的問題?!备独诒硎荆瑯訉τ谇嗌倌陙碚f,在青春期容易出現心理的閉鎖,“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主要是不向成人坦露,諸多苦惱又使他們倍感孤獨和寂寞,希望能夠得到理解。但因為溝通和社交能力低,有的人因為內心壓抑,就通過玩手機宣泄和釋放寂寞,在虛擬世界追求滿足感。”
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老年人隨著衰老,因為容易患各種疾病,不安全感日益增加,“他們擔心自己的健康,但不容易獲得相關信息,于是手機中的養生文章就成為老人的‘救命稻草’?!迸c此同時,老年人的適應性差,比較不容易適應新環境和新情景,而手機的方便易操作和內容的豐富新奇,可以讓老人足不出戶接觸世界。“老人非常注重自己的經驗,很不愿意打破自己的行為習慣,手機使得老人在接觸新事物時的心理壓力比較小?!?/p>
而青少年沉溺手機主要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青少年對新鮮事物好奇與探究的欲望十分強烈,因此少數人在獵奇心理的驅使下,往往因為自制力薄弱而深陷其中?!痹偌由虾芏嗲嗌倌暌驅W習壓力過大,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為了逃避現實,抱著手機不離身就成為了痛苦的遮掩。
原因分析之后,付磊就老年人沉溺手機給出了自己的專業建議——
首先,預防為主?!白优畱陨碜鲃t,提高陪伴老人的質量?!备独诒硎荆覀兘洺Uf老人是“老小孩”,其實并非空穴來風,老人也存在著與孩童類似的“模仿”機制和心理狀態?!叭绻谂惆槔先说臅r間里兒女們都抱著手機,生活狀態和心情都在朋友圈發布,老人自然會有樣學樣,沉迷手機。子女?;丶铱纯?,在陪伴的時候放下手機,多與父母聊天溝通,是預防老人沉迷手機的好方法?!?/p>
如果發現父母已經開始迷戀手機了,子女在勸說時也要注意語氣?!白优畱搶W會示弱,少指責,多請求。”付磊表示,受尊敬是老年人一種心理需求,老年人在社會中是弱勢群體,因此對于“冷淡”和“指責”十分敏感。“如果發現老人已經有手機成癮的情況,成年子女與老人溝通時應盡量避免使用責備的語氣,不講‘大道理’,學會運用‘示弱’的方式,表明自己對老人沉迷手機的擔心,請求父母‘來幫自己一個忙’解決這種擔心?!?/p>
最后,付磊指出,手機成癮其實與其他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可以通過專業力量進行疏導的?!鞍l現問題后盡早尋求專業幫助。在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在心理咨詢師的工作范圍內,詳細地制定可實行的行為干預計劃,隨著時間的推移,狀況會不斷好轉。”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