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劉雪蓮

  考生高考填報志愿時,填報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志愿,被錄取后,到青島市技師學院學習三年。通過測試畢業后,同時獲得專科學歷證書和預備技師證書,實現學歷證書和技能證書“雙證”在手。今年,青島市技師學院和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校校合作,招收40名機電一體化專業理科生,也成為青島首家招“雙證”高考生的技工類院校。

  青島院校今年首招

  90名高考“雙證”生

  普通的高職類院校屬教育部門分管,學生畢業后獲得教育部門的學歷證書;各種技工類院校屬勞動部門分管,畢業后獲得勞動部門的職業資格證書。在青島,長期以來,這兩種教育之間壁壘森嚴。

  2019年,在青島,二者之間的界限,在高考招生中開始打破。青島市技師學院和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校校合作,聯合培養學生。此次兩校合作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招收40名山東省夏季高考理科生,專業設在青島市技師學院的智能制造學院。

  智能制造學院院長崔桂發告訴記者,對這一專業感興趣的考生,要按省招考院要求填報專科志愿,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招生計劃里,有單列的與青島技師學院合作的機電一體化專業。

  崔桂發表示,考生填報志愿時,報的是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志愿,但被錄取后,在青島市技師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就讀。考生同時注冊高職(專科)學籍和預備技師學籍,學制3年,人才培養方案由雙方共同研究制定,學費按照高職(專科)教育收費標準收取,每年5000元。

  在校期間,學生的學歷課程與技能課程相結合,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使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

  學生在校全日制學習,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課程學習,經雙方院校共同測試成績合格,均可同時獲得專科學歷證書和預備技師證書。

  “很多考生和家長對我們技師學院的地鐵班很感興趣,這個合作班畢業生證書的含金量更高。”崔桂發表示,地鐵班學生畢業后,拿到的是高級工證書,而合作班的學生,除了能拿到專科證書外,因為享受到試點政策的優惠,畢業后還將拿到預備技師證,“高級工證書相當于大專學歷,而預備技師證相當于本科學歷。”

  地鐵班的學生可以定向青島地鐵就業,合作班的學生雖然不能保證這樣的就業,但崔桂發表示,青島地鐵、中車相關單位、青島水務集團等每年都會到學校校招,合作班學生去這些單位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今年也與技師學院合作,在文理科各招收25名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考生,共50人。學院的合作院校是位于煙臺的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

  “雙證”山東早有試點

  招生情況并不理想

  “雙證”生在青島今年屬于首次,但在山東,試點從2014年就已開始。

  2014年,山東開始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和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工作。全省有8所高職院校和8所技師學院被確定為首批合作培養試點院校。

  首批試點院校分別是:山東職業學院與山東技師學院、淄博職業學院與淄博市技師學院、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與濟寧市技師學院、煙臺職業學院與煙臺工貿技師學院、威海職業學院與威海技師學院、濰坊職業學院與濰坊市技師學院、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德州市技師學院、濟寧職業技術學院與菏澤市技師學院。

  首批2715個計劃全部招收理科生,招生專業也以數控技術、電子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汽車維修等緊缺的工科專業為主。

  后來,試點的院校增加到10所高職院校,在今年之前,一直沒有青島院校的影子。

  不過,試點這些年來,“雙證”生的招生情況并不理想。記者研究近兩年山東省專科首次錄取的投檔表發現,“雙證”生專業,在投檔表上標注的是“高職技師”專業,投檔情況并不理想。一般院校80人的招生計劃,如果能投出40人,就屬于情況非常理想的。不乏80人的招生計劃,只投出了5、6人,計劃缺額非常大。

  一位招收“雙證”生的高職院校招生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考生和家長,一看到是和技師學院合作,立即就不考慮了,寧愿去一所專業很差的高職院校。“實際上,能參加到這個試點的技師院校,專業實力都是很強的。”這位負責人認為,在選擇志愿時,考生和家長還應該了解更多,也要更加務實。

  與其畢業回技校“充電”

  不妨早考慮拿“雙證”

  能去本科不去專科;能去普通高校的專科,不去高職類院校讀專科;能去高職類院校,不去技工類院校……這是很多考生和家長的志愿選擇優先鏈。

  但是,這樣的志愿選擇優先鏈,并不意味著同樣的就業優先鏈。有些時候,就業狀況甚至是反過來的。

  從2009年開始,青島市技師學院在全國率先開設了大學生技師班,共招收電氣自動化和現代物流兩個專業48名本專科畢業生,2011年完成學業,全部安置到青島港集團、利群集團等企業。

  大學生技師班,其實就是普通本專科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充電班”。畢業后找工作處處碰壁的大學生,希望通過技能上的強化,鋪平職場之路。

  青島市技師學院的大學生技師班,已開設九期,共培養大學生技師班畢業生300多人。袁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袁靖畢業于一所985高校的電子信息專業,2009年畢業后,先是回濟寧老家待了半年,然后輾轉浙江、福建、東莞、云南、貴州等地,但沒有一份工作能讓他安下心來。“我這個專業聽上去挺有技術含量的,但是在學校里學的基本都是課本上的知識,到現實崗位中,不實用。”袁靖說,自己到各單位,最后從事的基本都是普通職員的工作,可替代性很強。

  在社會上待了四五年后,2014年,袁靖選擇到技師學院的大學生技師班,實實在在學一門技術。

  經過在技師學院兩年的學習,袁靖掌握了低壓接配線、PLC編程、氣動和液壓等技術技能,并在機器自動化方面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最終進入蘇州的一家機器人公司。

  既有高學歷,又有高技能,讓袁靖很快在公司里如魚得水,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成了公司的技術“大拿”。

  “我們技師學院,在專業實力上具有絕對優勢,學生在我們這里可以學到過硬的技術。”崔桂發說,技師學院和高職院校合作培養人才后,在保證技師學院技術優勢的同時,還可以吸收高職院校的理論優勢,給學生教育部門的專科證書。這對一些考生來說,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雙證”專業要單獨填報

  山東高考生填報專科志愿時,需要根據《2019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填報志愿指南專科(高職)》上的院校和專業來。

  考生在指南上可以看到,“高職院校與技師學院合作培養計劃”是占了單獨的一部分計劃,與學校的普通計劃是分開的。

  這意味著,這一計劃要單獨填報。舉個例子,專科批首次志愿填報,考生一共可以填報12所院校志愿。如果一名考生既想選擇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普通專業,又想選擇其與技師學院合作的專業,那么,這兩類志愿就需要占用兩所院校的位置。兩類專業互相之間也不會調劑錄取。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