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目前,工程主體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撤場工作,23日19點后即將放開允許車輛試通行,待交通安全設施完全拆除通過驗收后,將正式放開通行。

  濟青北線正式通車后,小型客車可以在四條車道通行,但在不同車道要按照不同的限速要求行駛,而大型客車和貨車則只能在三、四車道行駛。

應急車道與行車道之間設置了一條30厘米寬的“震蕩帶”。應急車道與行車道之間設置了一條30厘米寬的“震蕩帶”。

  持續了三年多的青銀高速(濟青北線)改擴建工程終于迎來收官。目前,工程主體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撤場工作,23日19點后即將放開允許車輛試通行,待交通安全設施完全拆除通過驗收后,將正式放開通行。屆時,這條1993年底通車的我省首條高速公路將再度開創歷史,成為我省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泰來 實習生 劉斐

  試通行期間

  限速每小時80公里

  22日早上7點,濟青北線開始進入全封閉施工。不同于以往,此次封閉主要是進行開通前的撤場工作,可以說是開通前的“最后一封”。濟青高速改擴建項目主體施工六標段安全總監徐茂衛介紹,撤場工作主要是撤除現場擺放的防撞水桶、隔離護欄、臨時限速標志等,簡單來說,就是將施工圖紙上沒有的一切輔助設施全部拆除。目前,該項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23日19點結束。

  山東省公安廳高速交警總隊一支隊指揮中心負責人朱以帥介紹,撤場完畢之后,也就是23日19點以后,濟青北線就將允許車輛通行,駕駛人屆時就可駛上高速體驗改擴建后的新濟青北線。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并非全線放開通行,允許通行的是小許家立交以東一直到青島路段,小許家至零點立交段目前仍在緊張施工之中,預計要到年底才能實現通車。

  另外,23日并非正式通行,目前還處于拆除交通安全設施階段,正在完善防護、排水等附屬設施工程的收尾工作,待月底拆除交通安全設施進行驗收合格后,再發布正式開通公告。也就是說,在公告發布前只能算是試通行,原有的限行限速政策依舊有效。交警提醒廣大駕駛人注意,23日19點至正式開通之前這一段時間,若是在濟青北線通行,切記限速值依舊是每小時80公里,不要因為路況良好撒開了跑超速被罰。

  濟青北線高速公路是山東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始建于1989年12月,1993年12月全線竣工通車。2015年9月,濟青高速改擴建項目啟動,2016年6月全面開始施工。據了解,此次改擴建之前,我省高速公路只有部分路段能夠達到雙向八車道標準,改擴建之后的濟青北線再度創造了一個歷史,成為省內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

  正式通車后將實施

  分車道分車型限速

  濟青北線全面開通后,由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變為八車道,道路總寬度由原來的26米擴到42米,應急車道寬度也由原來的不足2.5米拓寬到3米。朱以帥介紹,道路狀況變化之后,原有的交通管理也將隨之改變。待正式通車后,將實施分車道和分車型限速管理。

  具體來說,就是把四條行車道從內到外依次劃分為一、二、三、四車道,其中第一車道為小型客車道(最高限速每小時120公里、最低限速每小時100公里)。第二車道為客車道(最高限速每小時120公里、最低限速每小時90公里)。第三、第四車道為客貨車道(最高限速每小時100公里、最低限速每小時80公里)。

  按照這個標準,小型客車可以在四條車道通行,但在不同車道要按照不同的限速要求行駛,客車可以在二、三、四車道行駛,不可以到一車道行駛,而大型客車和貨車則只能在三、四車道行駛。交警提醒駕駛人注意,這個分車道管理并非兒戲,屆時交警部門將通過主線卡口、區間測速和固定測速等科技設備對不按規定車道行駛車輛和違反限速規定車輛進行取證、處罰。請大家一定按照規定車道規定限速值駕駛。

  此外,在行駛中,駕駛人也需要特別注意以下特殊路段,謹慎駕駛:長深立交至青州西濟南方向路段為單向四車道和五車道轉換路段,駛入青州服務區車輛請提前變換車道。桃源河大橋青島方向、涌泉立交、小許家立交雙向為分離路基路段,請注意提示標志標線,按原車道行駛,不要變更車道。

  匝道口處分道線

  全都變成了實線

  朱以帥介紹,此次改擴建之后的濟青北線動用了不少先進的高科技手段用于日常管理。每隔一公里就建設有一對高清監控,對過往的每一輛車進行拍照,能夠起到記錄過車、違法車輛查緝布控、逃逸事故偵辦、區間測速、固定測速等功能。

  在出入口、主線分離及惡劣天氣易發路段設置高清監控100多處,基本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同時,出口預警誘導管理系統、高音號角、霧區誘導系統等科技設備也將在濟青北線一一呈現。

  其中,出口預警誘導管理系統目前已經在章丘收費站、長深立交出口處的匝道安裝,交警部門在主線靠近匝道出口前設置了變道提示牌,提醒駕駛人提前變道,而匝道口處的分道線則都變成了實線,不再允許變道。朱以帥介紹,這些匝道口屆時將全部安裝監控抓拍設備,違法變道幾乎是百分百抓拍,提醒駕駛員在匝道出口注意提前變道,避免壓實線變道被記分處罰。

  應急車道與行車道間

  首次設置了隆聲帶

  經過改擴建之后,濟青北線的應急車道也實現了華麗轉身,不但寬度由原來的普遍不足2.5米拓寬到了3米,而且設置了隆聲帶。這是設置在應急車道與行車道之間的一條30厘米寬的坑洼面,俗稱“震蕩帶”,一旦車輛駛入,輪胎與隆聲帶接觸發出隆隆聲響,同時方向盤顫抖,提醒駕駛人注意“走錯車道”。

  據了解,隆聲帶還是首次在我省的高速公路上出現,其作用除提醒駕駛人調整行駛方向外,還能預防和防止疲勞或疏忽的司機將車駛入路肩,沖出公路,撞向公路護欄。在惡劣天氣中,安置在行車道邊緣的隆聲帶也能發揮巨大作用。雨雪天氣經常使路面的邊界模糊不清,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隆聲帶可為駕駛員提供清晰的路面參照物,從而確保車輛始終行駛在正確的行車道中。

  正因為是首次出現,隆聲帶還鬧過烏龍事件。省高速交警總隊一支隊歷城一大隊民警介紹,他們就曾多次接到報警稱駕駛人車輛出現了故障,行駛時出現不明原因異響。交警趕到一看,才發現是隆聲帶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