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8月1日訊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創新型省份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我省將支持德州、濟南、泰安、濟寧、棗莊等京滬高鐵沿線城市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布局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機構、中試基地等創新載體,打造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帶。同時,省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億元支持創新型省份建設。
濟南重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
青島以海洋、軌交等為特色
山東將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濟南加快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量子大科學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等重大創新載體,打造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為特色的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支持青島以推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入列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裝置群,打造以海洋、軌道交通、新能源、軍民融合為特色的科技引領城。支持煙臺與威海協同培育以先進制造、高端裝備、新材料為特色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打造面向日韓和東北亞的區域開放創新高地。
對率先建成創新型城市、在建成創新型省份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的市,省財政給予獎勵。到2020年,濟南、青島、煙臺、濟寧、濰坊、東營等市創新型城市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力爭淄博、威海、日照、臨沂、泰安、濱州、德州等市建成創新型城市。
打造德棗科技創新走廊
對接國家戰略布局創新載體
《通知》明確,我省將積極打造德棗科技創新走廊。支持德州、濟南、泰安、濟寧、棗莊等京滬高鐵沿線城市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布局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機構、中試基地等創新載體,打造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帶。力爭到2020年,走廊5市建設各類創新創業載體5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4000家以上。
同時,推動魯西地區加快創新崛起。采取省市共建等方式在魯西地區建設一批省級創新平臺和高水平研發機構,省財政結合現有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統籌給予支持。支持省內外高校、科研單位在魯西地區設立大學科技園、新型研發機構,省財政擇優給予支持。此外,支持在魯西工業強縣探索建設公司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的省級高新區。支持棗莊加快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支持濱州打造中國“鋁谷”平臺。
開發區市場化和去行政化改革
引導經濟開發區向創新型園區轉型
我省將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堅持開發區市場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推進多種形式的“黨工委(管委會)+”體制改革。支持國家級開發區和發展水平較高的省級開發區整合或托管區位相鄰、產業相近、分布零散的產業園區。
同時,引導經濟開發區向創新型園區轉型。實施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到2020年,爭取日照、菏澤、聊城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全省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2.3萬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省比例達到25%左右;全省經濟開發區培育營業收入過千億元的產業集群10個以上;各類科技園區營業總收入達到2.8萬億元以上。
我省還將提升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山東半島六市國家高新區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按照“以藍色經濟引領轉型升級”的戰略定位,布局建設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和全球技術轉移轉化中心,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據山東商報)
(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