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章丘東皋西村,張杰(中)參與救援。受訪者供圖
12日凌晨,濟南新青年義務應急救援隊隊員張杰與同伴趕赴積水嚴重的章丘區東皋西村進行救援。當他拽著救援繩蹚進積水村莊時,放在車里的手機一遍遍響起,家人在電話另一頭焦急地等待,盼著他趕快回菏澤見一見病危的爺爺。幾個小時后,張杰才從積水中走出與家人聯系。爺爺病危的消息讓他當場落淚,轉頭看看等待救援的村民,他又毅然決定救人后再回家……
二十幾通未接來電
12日凌晨,備戰“利奇馬”臺風的濟南新青年義務應急救援隊接到消息,章丘區東皋西村積水嚴重急需救援。隊員們分別從市區和章丘本地趕赴東皋西村,23歲的張杰正是其中一員。凌晨3點左右,隊員們到達現場后馬上分工救援。
張杰拿起救援繩向距離最近的房屋走去,只有101斤的瘦弱身軀在積水中努力控制著。“當時我們只有一輛鏟車,其他人就先拿著救援繩進村固定住,讓近處的村民拉著繩子出來。尤其是一些小巷子,鏟車也進不去。”張杰回憶說。因為擔心手機進水,隊員們都把手機放在了車里。在張杰蹚過積水將一位位村民救出村莊時,他的手機正一遍遍地響起。
直到上午9點多,張杰才從救援過程中得以喘息,看到手機上二三十個來自家人的未接來電,他的心里泛起一絲不祥的預感。回撥電話后,張杰得知從小看他長大的爺爺病危,家人通知他回去見老人最后一面。張杰落下淚來,他想立刻回家,但看到等待救援的村民,改變了主意。“我想救援之后再趕回去,家人也還理解,囑咐我注意安全。”淚水混雜著雨水,張杰放下手機又投入了救援行動。
半路上傳來的噩耗
當天下午3點多,大部分村民已經被救出,張杰隨其他隊員返回市區乘火車回菏澤。在路上,他一直祈禱爺爺可以再撐一會兒,等他回家。“晚上8點半左右,我還沒到家就接到弟弟的電話,爺爺走了。”張杰忍不住淚流滿面。
晚上10點多,張杰終于回到家中。見到爺爺的遺體,他哭著跪倒在地。“爺爺有白血病和腦血栓,病發得突然,撐了大半天的時間,還是沒能等到我回家。我和弟弟從小就是爺爺奶奶照看大的,和他們特別親,可惜我沒能在最后陪在他身邊。”
張杰的心中充滿遺憾,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多固定一條救援繩就能讓好幾個家庭早一點團聚,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悲劇。自己失去親人的感受跟他們失去親人的感受是一樣的,不想讓他們感受這種痛苦。救援的時候,這種想法也是我的動力。”
白天救人的夜班廚師
去年加入救援隊之前,張杰就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小伙。加入救援隊后,張杰一直是隊內的“活躍分子”。他的本職工作是燒烤店廚師,主要上夜班,白天隊里有任務,他總會參加。“平時市區內常有電動汽車電瓶虧電需要救援,他就花幾百塊錢買了一個可以給汽車電瓶充電的充電寶。這一年,他出任務的數量一直是隊里前五名。”濟南新青年義務應急救援隊隊長馮磊說。
本次救援章丘區積水村莊,是救援隊成立以來的一次“大考”。“隊員們的付出讓人很感動。有的隊員為了幫別人拉住橡皮艇,被沖倒跪在水里也沒放手,膝蓋上全是劃傷。還有隊員主動到安置點繼續幫忙,不少隊員被水泡得感冒發燒,但大家都沒有一句怨言。”馮磊說。
來源: 舜網-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