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全省推進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工作會議在濟南舉行。這是一次立足新起點、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動員會,也是一次集思廣益、深化改革共識的交流會。29日出版的大眾日報,對這次會議進行了重點報道,在要聞一、二、三版刊發了消息、評論、采訪札記、深度解讀等報道。如何推進改革舉措落實落地?讓我們一起來看與會的“一把手”們怎么談的。

  大眾日報8月29日要聞一版

  大眾日報8月29日要聞二版

  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

  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對企業來說具有政策“工具箱”價值。在山東自貿試驗區實施范圍內,青島片區共52平方公里。青島正在針對不同類別企業,對“工具箱”進行分門別類地梳理,精準推送給企業。

  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

  全國自貿區總數增至18個,此前已經創造出200多條成功的經驗,煙臺將集成式復制這些創新成果,同時圍繞自身特色,在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金融改革等方面闖出一些新路子、創出一些好經驗。

  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

  與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相比,我們的服務效率、服務質量之所以上不去,一個重要原因是部門單位職責不清、交叉重疊,人為制造了過多“紅燈”“堵點”。彌補這一短板,需要按照系統論的思維和管理學的邏輯,對現有體制機制動一次裁彎取直的大手術,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讓政務服務的羊腸小道變成高速公路。

  濰坊市委書記惠新安: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訴難求、事難辦”等問題,濰坊著力為市民群眾提供集成式、便捷化服務。我們整合“12345”政務服務熱線,把它打造成像110一樣家喻戶曉、方便快捷。我們還梳理各部門現有APP及“一網通辦”程序,將分散在各部門單位的服務事項、信息資源、扶持政策等拿上平臺,打破部門界限,盡力為群眾提供高效、專業化服務。

  臨沂市委書記王玉君:

  推進制度創新、流程再造,不是小修小補,而是根本性、顛覆式的自我革命,必須堅持思想先行,徹底轉變觀念。拿政務服務來說,雖然都叫政務服務中心,但我們習慣站在管理的角度設計流程,管起來是方便了,但是企業和群眾卻不方便了。

  省國資委主任張斌:

  國企改革到了“刀山火海”的關口,面臨著既得利益主體極大的反彈阻力,必須以更大力度推動國企“倒計時”改革。圍繞當前國企改革中的突出問題,省國資委將從推動“三項制度”改革、推動混改落地、推動處僵治虧等八個方面謀求更大突破。

  省委編辦主任劉維寅:

  我們將深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指導市縣完善行政審批服務局“一對多”“多對一”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改革中遇到的阻點和問題,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