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屆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暨第二屆濟南都市農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花博會農博會”)由濟南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濟南市農業農村局、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商河縣人民政府承辦。本屆花博會農博會是全市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花事農事盛會,融觀賞性、藝術性、專業性、商業性、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通過集中展示農業產業特別是花卉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對促進交流、擴大合作、引導生產、拉動消費等方面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推進全市十大農業特色產業振興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據了解,本屆展會將于2019年9月28日至10月7日在商河舉辦。這既是服務全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任務的實際行動,又是將農業優勢、生態優勢、溫泉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具體體現,更是落實濟南市政府支持商河加快發展若干政策的實際作為,將進一步打響“溫泉花都?生態商河”的城市品牌。

商河縣是省會濟南的北大門,總面積1162.68平方千米,總人口64萬人,轄11鎮1個街道辦事處,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在上級部門關心支持下,商河主動對標全市“1+474”工作體系,以建設現代化強縣為總目標,堅持生態立縣、產業強縣、開放活縣、人才興縣“16字發展方針”,按照突破縣城、聚焦園區、培育特色鎮村“三大布局”,狠抓雙招雙引、項目建設、舊城更新、新區拓展、環境提升、園區建設、鄉村振興、創建工作(省級衛生縣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級文明縣、國家園林縣城)“八項重點工作”,深入推進扶貧開發、掃黑除惡、污染防治“三項重點任務”,不斷完善“1383”工作體系,奮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任務目標。

近年來,花卉已成為商河的主導產業,是山東省現代花卉產業第三極。商河突出“以花為媒、以綠為衣、以水為脈、以鼓為魂”,統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溫泉資源開發,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級生態縣、山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山東省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培育形成溫泉花卉、溫泉種苗、南果北引、溫泉蔬菜、溫泉漁業等溫泉農業“五朵金花”。截至目前,全縣育苗總面積達3萬多畝,年生產各類花卉苗木1.9億株盆,從事花卉苗木產業生產經營就業人員達到1300余人,實現花卉苗木年總產值過6.5億元,擁有紅掌、蝴蝶蘭、水培花卉、多肉植物、花卉盆景、園藝種苗等主打產品,為打造北方花都、承辦花博會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連續三屆花卉博覽會的成功舉辦,使全省人民重新認識了商河,商河形象聲名遠播,商河特色更加鮮明。
商河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距濟南市區70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新京滬高速和德大鐵路在商河交叉過境,處于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及環渤海經濟圈交叉輻射地帶;商河配套服務健全,全縣現有國家AAA級景區2處、國家AA級景區3處、省級旅游強鄉鎮4個、省級旅游特色村8個、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8處、省級精品采摘園8處、四星級酒店1家、星級農家樂42家,市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點1個。隨著全市北跨戰略和“中國溫泉之都”建設的實施,將融入濟南市半小時經濟圈和環城游憩帶。商河社會秩序良好,群眾安全感、群眾滿意度連續多年位列濟南市首位,花博會農博會承辦地人心思富、社會安全、道路暢通,能為本屆展會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為做好今年的會展工作,商河及時成立了農科園區建設及花博會農博會籌辦指揮部,組建了以縣長為主任,相關縣級領導為副主任,相關部門、街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籌委會,下設七個工作組;從縣直相關部門抽調了精干力量組成了工作隊伍,成立了籌辦工作機構,下設四個職能工作部門。實行政府主導、購買服務、市場運作、企業運營的辦會路子,研究確定“一會、兩區、五線、六園、多點、全域”的總體建設任務,細化分解參展單位接待服務、招商布展等具體工作內容,并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將目標任務細化量化到單位、到科室、到個人,由縣委、縣政府兩個督查室全程跟進調度,保障各項籌辦工作快速推進。

展會場館按照“一會、兩區、五線、六園、多點、全域”進行布局。“一會”:第五屆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暨第二屆濟南都市農產品博覽會。“兩區”: 本屆展會將清水湖公園納入主會場,會場分為東、西兩個區域。西區設在花博會農博會主展館,以花卉園藝及農產品展覽、展銷及科普體驗為主,按“三館、二區、一廣場”的規劃思路進行規劃。三館:(1)繽紛花卉館作為花博會主展館,是展會舉辦質量和水平的集中體現區。設立百花迎賓館、水培多肉館、精品花卉館、科普體驗館四大區域,以濟南商河的文化精髓為主題,以產業為基礎,以各種花卉為材料,利用場景還原的手法,加強優質花卉企業的參與,集科技、文化、教育、互動、文創、產業于一體,集中展示花卉產業的無限魅力,打造全新的特色農業博覽會平臺。(2)紅掌主題館,以紅掌為主,以蝴蝶蘭為輔,展示花卉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運用,推介商河本地特色花卉新品種,宣傳花卉文化。通過展會,潛移默化改變游客消費習慣,創造新的消費需求,提升產業鏈價值,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商河紅掌和蝴蝶蘭產業快速發展。(3)多彩農業館,集中宣傳推介濟南市和國內外綠色、特色農業優質產品,展現現代農業發展積累的豐碩成果,搭建綠色食品交易平臺,打造“樂游、樂賞、樂嘗、樂購”農博盛會,助推商河特色農業發展。二區:戶外休閑區,設置園藝長廊區和商業開發區兩大功能,既滿足贊助商展示宣傳需求,又滿足游客休閑旅游需求。標準化生產展示區,商河花卉種植展示區,展示花卉科技、文化、品種的多樣化、標準化和生產水平等,為商河的花卉產業水平提供一個展示平臺。館內通道裝扮趣味3D立體走廊,引導游客參觀花卉設施化栽培技術。一廣場:即戶外活動廣場,包括:主題活動廣場、全域旅游廣場、景觀休憩廣場,是重要活動和主題活動的舉辦地。通過與觀眾的深度互動,營造花博會農博會狂歡的氛圍。東區設在清水湖公園,以娛樂、餐飲、休閑為主。這樣既解決了游覽高峰期的人流安保壓力,又滿足了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多重需求。(1)親子游樂區包括愛彌兒親子樂園、水上游樂區、岸上游樂區,設置多種多樣的娛樂項目,能充分滿足游客親子互動與游玩的需求。(2)餐飲休憩區,設有4處餐飲區,可提供三種類型的餐飲品類,為游客提供多樣化飲食產品。“五線”:商中路、溫泉路、濱河路、新湖街、國道340線。“六園”:郊野公園、十畝田花園、鑫和園、佰澤園、鄉情緣、賈莊百草園。“多點”:人民公園、濱河公園、溫泉基地、鄉村綠洲、綠植園、瓦西瓜果園、秧歌古村、鶴鳴湖七彩莊園、洼李古杏林園、李桂芬梨園、留蘭香園、鄭路林海園、店子張村、張鐵匠村等生態旅游景點的打造提升。“全域”:全縣范圍內開展全域旅游活動,搞好環境美化、綠化、凈化。

據了解,本屆展會以“溫泉花都·生態商河”為主題,立足產業,深挖文化和旅游資源,專業規劃,打造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和帶動產業發展需求的農文旅一體的展會經濟體,多角度、全方位、系統地展示商河花卉產業和現代農業先進成果,為商河優勢產業發展搭建交流平臺,助推商河產業振興。
為充實花博會農博會期間的活動內容,放大展會與節慶效應,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展會期間,商河縣根據本地實際,組織一系列活動。
主會場活動:第五屆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暨第二屆濟南都市農產品博覽會。包括花藝景觀展示,產業技術展示,應用場景展示,民俗文化展示,科普體驗展示;鼓子秧歌表演、國慶唱紅歌活動、少數民族展演、“蜂人”秀表演、花仙子巡游、繁花新盛世·繽紛清水湖系列活動等內容。
分會場活動:皮影戲演出,懷仁鎮舉辦“出彩人家·舞動鄉村”風采展演(10月1日上午9:00-11:30)、山東電視臺“農民達人秀”海選(10月2日上午9:00-11:30)、洼里村古杏林航天軍事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動(10月4日-10月7日),韓廟鎮店子張村舉辦畫里鄉村店子張文化節、慶“國慶”鄉村籃球賽,龍桑寺鎮舉辦旅游文化節,賈莊鎮舉辦第四屆花果節,沙河鎮舉辦第三屆張鐵匠村錫壺文化節、張坊鎮鶴鳴湖七彩莊園舉辦七彩妙趣鶴鳴湖活動,鄭路鎮舉辦賞花燈猜燈謎、聽“迷戲”、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動,孫集鎮秧歌古村打造秧歌舞蹈、秧歌夜宴、鼓子秧歌研學游、瓜果采摘等活動,溫泉基地舉辦夜泡溫泉及燈光秀活動,殷巷鎮李桂芬村百年梨園、玉皇廟鎮瓦西瓜果采摘基地、玉皇廟鎮亮美農場采摘基地、許商街道育鳳園生態農場、許商街道鑫華綠植園分別舉辦采摘節,郊野公園、十畝田花園、鑫和園、佰澤園、鄉情緣、賈莊百草園六大花園,分別開展系列精彩配套活動。
各項活動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力求通過系列主題活動拓展影響力和輻射面,全面打響花博會農博會承辦聲勢,屆時將提供多條便利旅游線路供游客選擇,切實將本屆展會打造成集賞、商、品、娛、游為一體的大型盛會,進一步弘揚花卉文化,壯大農業經濟,引導花卉消費,輻射文化旅游、生態公益等領域,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努力把商河打造成國家北方花都、山東北部現代花卉產業發展高地。

本屆展會特色:
1。展會規模更加龐大
今年花博會農博會在原有10萬平米室內展場面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清水湖主會場,使整個展會展示游覽面積達到了90萬平方米,形成了西邊室內展區和東邊清水湖公園室外展區“一會兩區”的新格局,提升了旅游承載能力,延長游客游覽時間,增加了無限商機。
2。展會功能更加完善
展會西區側重于產品展示、科普體驗、觀景購物等功能,展會東區側重于觀光、游覽、娛樂、餐飲等功能,加之論壇、研學等活動,真正實現了“吃住行、游購娛、產學研”九位一體,使展會全方位服務于企業、游客、業內人士和行業專家,滿足不同參與群體的各項需求,立體化地打造專業性、普惠性等綜合展會,凸顯商河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和城市魅力。
3。展陳設計更加新穎
展會設計了現代簡約、中式卷軸、中式竹藝、中式古典及歐式經典五中風格和櫥窗式、集裝箱式、軟裝式、鑲嵌式、開放式、包圍式、花園式、場景式、集市形、標展式十大樣式的展位展陳設計,使展陳展位自成景觀;同時,更加突出參展產品的特性,更加符合產品多樣化的展出需求,更能滿足參展企業綜合實力的彰顯。
4。景觀搭建更加靚麗
由北京世園會和2019年天安門國慶擺花花藝師,聯袂打造的三十處大型室內外景觀,不僅造型新穎、色彩絢麗,而且還體現了歡度國慶、工匠精神、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產業振興、田園生活等諸多內涵,主題立意緊扣時代旋律,花卉材料優選全國精品,景觀效果對標國際水平,為游客傾情奉獻一場異彩紛呈的視覺盛宴。
5。展會內容更加豐富
展會內容全面覆蓋產業科技、品種展示、科普教育、農事體驗、景觀觀賞、插花藝術、專業論壇、信息交流、旅游休閑等領域,其中參展農產品多達2300余種,參展花卉園藝品種多達1200余種,極大地豐富了花博會農博會的內涵,拓展了花博會農博會的深度,使展會真正做到“可賞、可覽、可游、可玩、可品、可購、可學、可鑒”。
6。展會實效更加明顯
本屆展會在產品展覽展示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展銷結合、以展促銷,特別是農博會以商河和濟南本地特色農產品為主導,再輔以國內外名優稀特農產品,用外來產品帶動本地產品銷售,用外來優質資源助推本地產業發展;在招展的同時,更注重于招商,把招商引資、項目洽談合作作為展會的重要內容,以花為媒,促進項目嫁接和投資合作。
7。全域旅游更加精彩
以展會主會場為核心,在豐富主會場各類旅游活動的基礎上,圍繞全域旅游,對全縣范圍內的園區、景點和美麗鄉村等,精心策劃了各具特色的節會和文旅活動。形成了“一花引領百花開,全域旅游聚人來”的新局面,為國慶黃金周游客出行游樂提供了豐富的選項。
8。展品檔次更加高端
結合我縣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打造,本次展會將嚴把參展產品的質量、資格審查關,甄選當地和國內外符合“三品一標”、“新奇特優”和國際通用標準的花卉、綠植、園藝、資材和農業產品,把展會打造成精品產品的匯集地。
9。節會氛圍更加濃厚
本屆展會恰逢新中國七十周年華誕,節、會同步,舉國同慶。以“盛世花博 筑夢中國”為主題,展會將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立體化營造熱烈濃厚的節日歡慶氛圍,借此宣傳推介我們生態美麗的商河,歌頌我們欣欣向榮的偉大祖國,以花博會農博會的成功舉辦向新中國七十周年華誕獻禮。
10。辦會機制更加靈活
本屆展會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在招商招展、票務運營、展位租賃、市場開發、專業服務等方面,引入市場運作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團體、協會和個人參與展會的積極性,積極探索辦會的新模式、新理念,使展會更具產業活力和發展動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杜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