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韞喆
今年夏天,張韞喆的名字刷爆了網絡。在浙大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夢想學習中醫的張韞喆辭掉月薪萬元的工作,重新高考的激進追夢方式為人所爭議。好在老天不負苦心人,張韞喆被理想學校山東中醫藥大學錄取,遂了心愿。
想要沉淀下來好好學習的張韞喆,在開學季再次被“挖出”,陷入了媒體的“圍追堵截”之中。
山東中醫藥大學的新生報到日期是8月28日,早在26日,張韞喆就來到了學校提前報到。
“早就想來了,這是夢想的學校,等不及開學我就過來了。”張韞喆說,自己暑假一直在做兼職老師打工掙學費,加上之前的積蓄,目前已經籌集到了大學第一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
張韞喆說,現在自己的手機號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我不想出名,就想安安靜靜地好好學習,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對于自己的“盛名在外”,張韞喆解釋,自己一路披荊斬棘重新回到學校,是希望能夠通過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希望以這種“離經叛道”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
和媒體關注帶來的困擾相比,張韞喆面對的“尷尬”還不止這些:父母依然不支持自己重新讀醫學;打開屏幕搜索“山東中醫藥大學”,首先出來的關聯詞就是自己,幾乎每一條新聞下面都跟著無數的質疑;作為生于1993年的新生,和“00后”的學弟學妹們一起背著書包上學,張韞喆把自己形容為“老鮮肉”……
此外,驚喜和尷尬交織,張韞喆發現自己的高中同學現在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當輔導員,自己的同學現在成了自己的老師。
好在,這所有的尷尬和開學報到的興奮相比,都不算什么。“我在幾年前來過中醫藥大學,當時我是以游客的身份來玩,想著要是能來上學該多好啊!現在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這里學習了。”張韞喆指著教學樓對記者說,“我想一直上,上到博士,學成中醫,成為一名真正能夠救死扶傷的好大夫”。
再次上學,張韞喆一個人背著一個背包來報道,和他形影不離的只有一箱子關于中醫的書。張韞喆到校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已經翻得卷邊的醫學大部頭整整齊齊地碼在宿舍書架上。
對于未來五年的本科規劃,張韞喆有著清晰的構思:大一大二學好基礎課程,自己再拓展一些更深入的課程,到了大三希望能尋找一些實習機會。
五年的本科、三年的研究生、三年的博士,重啟的讀書之路,就是重啟了11年的奮斗之路。在同齡人找工作、結婚生子的年齡,他選擇重新背上書包,就是決定不在意時間,不在意世俗的看法,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學習上。
“因為想要學醫,就只有這一條路。我就是很平凡的人,我想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管別人怎么看我,我都堅定地走下去,絕不回頭。”張韞喆說,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打算“一條道走到黑”。
相關鏈接>>
為圓醫生夢,碩士考大學
26歲的張韞喆2011年的第一次高考,因為成績不盡如人意,與自己夢想的醫學院校失之交臂。在父母建議下,他懵懵懂懂地報考了自己并不感興趣的應用化學專業。
隨著學習的深入,張韞喆想換專業的想法愈發強烈,第一次萌生了退學重新高考的念頭。愿望雖然美好,但面對著現實的重重困難,張韞喆把希望寄托到大學四年后的考研上。
由于本科期間表現優秀,在大四時,張韞喆成功保送至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的一名研究生。然而,與想象的不同,專業與他想當醫生的理想仍然“風馬牛不相及”。
于是,張韞喆碩士畢業后,毅然決定重新參加高考,并于今年考取了山東中醫藥大學。
(生活日報記者 郭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