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明星”,孩子們追家長也在追這樣的“明星”,既是孩子心目中的真正英雄,也是家長們公認的真正榜樣,這樣的明星是誰?這樣的明星哪里來?其實他們就在大家身邊,他們日夜守衛在你的身旁!

  28日上午有一群“明星”空降省博物館,他們身著莊嚴的制服,他們中既有白發蒼蒼的老同志,又有年輕的青春面孔,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胸前掛滿了閃閃的獎章!

  他們的到來,引發了參觀者的關注,不少人過來“偷拍”,或許你的朋友圈里已有他們的身影現場,有的人說要把這些“明星”的照片帶回家給孩子看,教育他(她)長大以后也成為這樣的大“明星”。

  有的孩子跑來請求和“明星們”合影有的家長則帶著孩子來合影,現場成了“追星”大會,有的家長甚至自己也加入到追星的隊伍中!這些明星們是誰?他們是來自全省政法戰線的政法英模(群體)代表他們是當之無愧明星,他們用辛勞和汗水,澆灌著平安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護衛著祥和,他們是當之無愧明星。他們理應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榜樣,他們理應成為全社會崇拜和關愛的對象他們是當之無愧明星。

  9月28日上午,省委政法委組織政法英模代表到省博物館參觀了“奮進的山東”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通過參觀“百廢俱興、艱苦創業”“勇立潮頭、砥礪前行”“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等成就展覽,深切體會了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

  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張志華,淄博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韓國祥以及排爆英雄張保國、全國優秀法官王麗等政法英模典型和濟南交警、白云熱線等先進集體的代表參加了活動。

  白云:情暖萬家

  和英模白云合影

  白云,男,中共黨員,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檢察院原副檢察長。白云經歷編輯,自1979年轉業到檢察機關以來,白云愛崗敬業,助人為樂,天天有做不完的事。下水道堵了,他去通;垃圾道滿了,他去掏;下雪了,他去掃;有人打架了,他去勸;小學生的自行車壞了,他去修;馬路上有石頭磚塊,他去撿;辦公樓旁一個公共廁所沒人掃,他自買工具,清理打掃了十幾年。白云的工資不高,但遇到別人有困難時,他總會慷慨解囊。給被拐賣的婦女買飯吃;拿出準備給孩子結婚用的錢款,為身患重病的群眾治病。

  白云到一位高位截癱的被害人家中取證時,見被害人想解手,便拿了便盆,幫他坐上,后又幫他擦洗身體,沖刷便盆。被害人激動得緊緊握住他的手,感激地說:“您比俺親哥哥還好!”

  2003年11月,東昌府區檢察院開通了以白云名字命名的“白云熱線”。幾年來,白云和熱線工作人員接聽全國各地的咨詢、求助和舉報電話近3.4萬個,接待群眾來訪4600多起12000多人次,回復信函1500多封,解答網絡咨詢7500多個。四川省自貢市一名群眾給白云來信,讓他幫助尋找失散20多年的母親和弟弟。白云帶著“熱線”的同志先后5次到冠縣,想方設法查找,終于找到了信訪群眾的母親和弟弟。

  1998年以來,他接待來訪群眾7000多起,釋疑解惑,理順情緒,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一位女青年因車禍高位截癱,責任人拒不賠償醫療費。白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為她提供法律幫助,打贏了官司,她拿到了應得的賠償款,同時還幫助她樹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白云關心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義務為青少年作法制教育報告300余場。2005年,他一次就向貧困學生捐助現金5000元。

  白云榮立一等功四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中國十大杰出檢察官、全國模范檢察官、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王燕:公益訴訟先鋒

  全省優秀共產黨員、一等功榮立者、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四級高級檢察官王燕發言:

  在檢察戰線上工作了16年來,深刻感受到了我國法治理念的重大進步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步伐。公益訴訟檢察是黨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構建權力監督制約體系做出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我是親歷者,見證者。我們辦理了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全國首例英烈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等案件,為推動立法提供了山東智慧。

  截至目前,共辦理訴前程序案件4927件、審批提起公益訴訟452件,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勇作新時代的開拓者。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在全世界范圍內具有獨創性,沒有現成理論可供遵循,沒有現成制度可供模仿,沒有域外經驗可供借鑒,且正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新問題、新挑戰,這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思考。此外,除了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公益訴訟傳統領域外,還有很多領域的公共利益問題亟待保護,比如安全生產、大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教育就業等需要穩妥積極進行“等”外探索。勇作新時代的奉獻者。過去的四年,公益訴訟檢察加強與“三大攻堅戰”、環保督查和生態損害賠償制度的銜接,守護碧水藍天和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通過辦案,督促復墾耕地、退漁還海3928畝,督促關停和整治非法排污企業339家,督促清除違法堆放生活垃圾1.9萬噸、危險廢物1.5萬噸,督促收回各類罰款和國有土地出讓金等10.4億元,為提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貢獻檢察力量。

  張保國:排爆精英

  爭相和張保國合影

  1984年入伍,1999年9月從某部軍械雷達修理所轉業至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工作,自參加工作就堅持戰斗在安檢排爆工作最前沿。

  20年來,他先后完成重大活動防爆安檢、備勤任務1200余次,成功處置涉爆現場110余次,排除爆炸裝置和可疑爆炸物140多個,鑒定、排除、銷毀各類炮彈、炸彈等4000多發(枚),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導火導爆索51萬余米,用鮮血和生命為黨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某次事故使得張保國全身8%的面積燒傷,臉部二度燒傷,雙手深二度燒傷,落下七級傷殘。兩次住院治療,多次植皮、矯正手術,身上留下兩道50公分長的疤痕。然而,時隔僅僅兩個月,還在鬼門關前徘徊掙扎的張保國,又站到了排爆的工作崗位上。

  在一次次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張保國憑著過人的膽識和精湛的技術與“死神”搏斗,在他成功處置的涉爆現場中,累計排除爆炸裝置20多個,鑒定排除可疑爆炸物130多個。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導火索50余萬米、導爆索1萬余米、各類炮彈炸彈等4000余發(枚)。完成重大活動防爆安檢900余次,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濟南市社會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