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花園式工地、無人機治塵···打贏治塵攻堅戰共建綠色新泉城
10米、50米、100米、150米……,在位于鳳鳴路的濟南融創文化體育酒店區項目,伴隨著螺旋槳發出的嗡嗡聲,無人機慢慢升空,對周邊在建工地進行巡查,督查人員操控無人機在空中盤旋巡視,監視設備上清晰地顯示出工地全貌,裸土覆蓋、物料堆放等情況一覽無余。
這是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為確保督查效果而添置的智慧治塵“新利器”,這種“人機”聯合的督查方式也真正實現了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全覆蓋、無死角。近年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踐行“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加大督查力度,完善監管措施,通過打造“花園式工地”、引入物業化管理、升級建筑圍擋和運用科技手段等方式,在建筑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取得了豐碩成果。
理念升級 打造“花園工地”
過去提起建筑工地,不少人腦中就會浮現出塵土飛揚的場景:工地上天天挖坑、篩灰、砌磚,只要有車輛駛過,總會帶起一陣小型的“沙塵暴”。但近幾年,隨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的已然是另外一番景象。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鳳鳴路的濟南融創文化體育酒店區項目,遠遠就看到規范的圍擋設施。走進整潔的工地出入口,只見辦公區、生活區、施工區劃分清晰,整體布局有序,原料堆放區域布置合理,工地內有硬化道路和綠化植物,工人操作著小型灑水車,在工地內來回灑水;圍墻上,密集地排放著自動噴水器,隔一段時間就會噴水。風吹來,偌大的工地上竟然沒有揚起一點塵土。
“從2017年首次提出‘六個百分之百’的治塵標準,到今年初印發的揚塵治理七項規定,兩年來,我們的標準在升級,監管也在加強。”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施工工地時不時會出現“大風起兮塵飛揚”的景象,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綠色文明施工理念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工地生根發芽。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通過對標先進城市,不斷更新揚塵治理新理念——打造“花園式工地”和引入物業化管理。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市工地文明施工與揚塵治理現場觀摩暨動員部署會上,記者見識到了“花園式工地”的模樣:原本覆蓋綠網的裸土,被木質棧道和綠植所取代,棧道上懸掛的花盆里,一朵朵鮮花競相開放。放眼望去,整個施工現場宛如一片綠洲,置身其中如同在花園游覽,絲毫不見塵土。而整潔的道路上,穿著“揚塵治理”字樣工作服的物業管理人員也時刻關注著自己負責區域里的衛生狀況。
“我們提倡的是一種‘繡花精神’,用精細化、專業化的管理,徹底改變建筑工地的舊貌,讓‘花園式’成為揚塵治理的新常態。”正如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呂杰所言,只有敢于擔當,遇到問題不畏縮,碰到矛盾不回避,像釘釘子一樣一錘一錘往下砸、往下釘,才能從源頭遏制工地揚塵,實現文明施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讓泉城的天更藍水更綠。
圍擋提升 變身“文化長廊”
事實上,綠色文明之花不僅在施工工地內部綻放,也讓作為工地“窗口”的圍擋悄悄“變了身”,成了城市形象的風景線。記者就此采訪時,不少市民都對這樣的舉措豎起了大拇指,期盼圍擋的美化和改造能夠再提升。
“過去許多建筑工地圍擋以磚墻為主,后來漸漸改成管架加彩鋼板,大多數的圍擋要么粉刷了石灰,要么就是藍色的彩鋼板,不僅單調,而且常常成為張貼小廣告的陣地。尤其是處于城鄉結合部的建筑工地,圍擋不規范、渣土未覆蓋、垃圾清理不及時等突出問題時有出現,影響了城市環境面貌?!笔凶》砍青l建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伴隨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開展,該局也進一步強化了建筑工地圍擋整治、美化工程,有的還實施了亮化工程,使其形象發生了較大變化,從簡單隔離作用變身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的宣傳者。
在濟南高新區,記者看到,建筑工地圍擋上的標語十分富有哲理:“誠乃立身之本,信為道德之基”、“關愛未成年人成長,托起明天的太陽”、“重視家庭建設、傳承優良家風”……路過的市民劉凱表示,這樣的圍擋不僅能給大家提個醒,還是一種享受、一種感動,引導百姓崇尚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讓生活充滿溫情。
“建筑工地圍擋上的公益宣傳已經‘遍地開花’,遍布城區的大街小巷,已然使建筑工地成為城市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這道風景線不僅成為全市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窗口,也是弘揚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傳遞正能量,提升公民文明素質的新陣地。
借力科技“治塵”更高效
工地變“綠洲”,圍擋成“風景”,建筑工地的改頭換面與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日以繼夜的督查巡查分不開。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打贏治塵攻堅戰,該局不僅配備了強有力的專業人員劃分片區督查巡查,還建立了以領導班子帶隊的全員治塵體系,每個領導干部負責一個區域,定期組織人員暗訪抽查。與此同時,我市還建立了四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和三級幫包人制度,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
在此基礎上,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不斷創新治塵辦法,將眾多“黑科技”運用到了監管和督查工作當中。“一方面,我們要求工地開工前要實現監控全覆蓋,并與局監控中心系統相連接,開工后要有專人24小時值守實時監控工地“六個百分之百”落實情況;另一方面,我們在督查中也加入了‘無人機’等技術手段,通過高新科技與傳統執法的有力結合,進一步提高了建筑揚塵治理監管效率?!?/p>
在濟南融創文化體育酒店區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將一架經過調試的無人機快速升空,對工地進行了高空航拍巡查。
“無人機空中巡查提高了督查人員的工作效率,通過實時傳回的航拍圖片,也使管理人員及時掌握了工地是否按照規定進行揚塵治理,一舉兩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面通過監督員的日常巡查,空中通過無人機巡查監測,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無縫隙揚塵管控動態巡查監控體系?!安恢皇俏覀?,現在一些大型建筑企業也開始采用智能化、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開展揚塵治理工作了。”
抑塵噴淋、裸土綠化、道路硬化、物業管理……現如今,這些舉措已漸漸成為我市建筑工地的標配。過去灰頭土臉的建筑工地不僅變得“清爽”起來,還成了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過程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