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家主動打電話要“退款”?結果,棗莊市民反被騙走32000元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購,這就使得假冒電商客服的網絡詐騙分子也趁虛而入,而冒充客服退款詐騙,就是很典型的一種詐騙方式。日前,棗莊就有市民因輕信“客服”被騙走了32000元。

  據悉,2019年10月18日,棗莊市的市民徐某接到一通自稱是某電商平臺客服的電話,稱其之前在該平臺上購買的尿不濕存在質量問題,現在要給徐某退款。電話中,客服準確地說出了徐某的商品名稱、購買時間等交易信息,因此,徐某對這位客服的身份毫無懷疑。幾番溝通后,徐某便添加了這位客服的微信,以方便后續的售后問題處理。

  客服向徐某表示,由于是商品本身質量問題造成的退款,會為徐某執行“雙倍金額”的賠付,并發來了進行退款操作的鏈接。徐某感到對方態度不錯,并且還主動提出了賠償,就根據對方要求在頁面上填寫了自己的銀行卡號、姓名、手機等相關信息,并在對方的提示下輸入了手機上收到的驗證碼。

  在填寫完以上所有信息之后,沒過多久,徐某就收到了一條銀行發來的轉賬通知,提示其賬戶先后五次共支付了32000元,徐某這才發覺不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據了解,這是很典型的“冒充客服詐騙”,騙子通過不法途徑獲得買家網購訂單數據后冒充客服,以退款、賠償等理由與買家建立信任,誘導買家填寫個人信息及手機驗證碼,完成最后的盜刷轉賬。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在接到疑似售后電話時,一定要核實對方身份,不要點開陌生人發來的鏈接或者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不要向任何人提供銀行卡密碼和手機驗證碼,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謹防上當受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