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棗莊206國道市中、嶧城兩區交界的青石山腳下的西花溝村,在村里沒出現一戶貧困戶的情況下,通過成立合作社,實現產業帶動,從而帶動周邊村67戶131人實現了脫貧,探索出了農業產業項目助力精準扶貧的新模式。

  西花溝村是棗莊市市中區有名的“菜籃子”,因菜成立的興亮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評為“首批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2011年,合作社成功引進棗莊旺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加盟,從根本上解決了投入乏力的問題,趟出了一條“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

  現今,西花溝村人均年收入1.5萬余元,高出周邊水平2000多元,為拉動周邊貧困戶的人均收入,村里借助旺達公司建設的現代農業智慧大棚設立扶貧項目,將該公司培育的果蔬秧苗,免費送給貧困戶種植,并增加就業崗位20個,惠及西花溝等14個村78戶貧困戶161人,人均年增收600元以上。

  “我們培育的秧苗都是經過反復實驗的,比方說這個黃瓜,一般的黃瓜苗都很脆弱,耐蟲力也不行。而南瓜的苗則能完全彌補黃瓜苗的不足,為了提高產量,我們就培育將黃瓜苗嫁接到南瓜苗上進行生長,這樣很好的抵御了黃瓜苗在生長中面臨的一些減產風險。”在旺達的一處大棚里,其工作人員給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介紹道,同時,工作人員還表示,貧困戶除了黃瓜秧苗,還會免費得到一些蘿卜、茄子等的高產秧苗,到了收獲季,如果果蔬的質量比較好,他們還可以進行收購統銷,使得貧困戶通過勞動獲得穩定收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