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4日訊 在全球貿易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山東外貿實現進出口總值1.4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4%,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
眼下,德州這家企業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正在裝箱,即刻起運歐洲。前不久他們的太陽能電池獲得了歐洲TUV資質認證,來自意大利、荷蘭等國的訂單數量增幅喜人。

德州潤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振峰表示:“TUV是國際上光伏產業一個最嚴苛的認證,我們拿到了這個認證,就相當于拿到了歐洲市場的通行證。前三季度,我們企業出口歐洲同比增長了50%以上。”
太陽能電池出口訂單大幅增長的,不只這一家企業。據濟南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山東口岸出口太陽能電池1380萬個,同比增長158%。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快速增長,是山東外貿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山東外貿逆勢上揚,前三季度實現進出口1.49萬億元,同比增長6.4%,較全國增速高3.6個百分點。
如果把1.49萬億分季度來看,前三個季度的貿易額分別為 4623.9億元、5126.5 億元和5140.1億元,呈現逐季攀升態勢。在貿易摩擦背景下,能夠實現季度間的連續增長,充分體現了山東外貿的韌勁。
穩增長的同時,外貿結構也在持續改善。設計、成品“兩頭在外”,位于“微笑曲線”底部的加工貿易在山東已經不再“吃香”。前三季度,山東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5.5%,占比從歷史高峰時期的七成下滑至20.3%。與此同時,更能代表山東制造國際競爭力的一般貿易表現不俗。前三季度增長5%,占同期全省比重達67%。

濟南海關綜合處副處長陳厚良表示:“這些數字反映的是山東省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我們的產業發生的轉型和升級。表明我們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環節,在國際產業鏈中,具有更高的話語權和更高的增值率。”
位于濟寧的萊尼電氣就是這樣一家潛心轉型升級的企業。汽車線束產品好比人體的神經系統,主導汽車信號的傳輸、傳遞。過去,高端汽車品牌的線束產品只有日本濕崎、美國德爾福等幾家企業可以生產,萊尼電氣歷時3年攻關,憑借一流的平整性、柔韌性等多項指標打開了國際市場。

萊尼電氣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墨森表示:“核心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面對著汽車市場不斷的變化。我們不斷的自我創新,來滿足提高我們的市場占有率。”
現在,他們的產品已經成為國際高端汽車生產企業的搶手貨。萊尼電氣系統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楊麗萍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的出口額是去年同期的三倍還要多,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4年。
除了企業努力,今年國家戰略疊加,成為山東外貿發展的一大優勢。在上合示范區,235家貿易企業在此集聚,實現進出口10.8億美元,同比增長32%,發展勢頭迅猛。而山東自貿試驗區更是帶來了一批更加便利、更加優惠的好政策。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這兩天,一批非保稅的商品成功通過卡口的非申報通道進入保稅區內,標志著“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這一創新政策在正式落地實施。

青島海關隸屬黃島海關企業管理處科長王超表示:“在對外貿易中,客戶的訂單往往是保稅貨物和非保稅貨物搭配在一起進出口。但以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無法存放非保稅貨物。同一客戶的保稅貨物和非保稅貨物需要在區內和區外不同的倉庫進行存儲,導致物流成本過高、物流效率偏低。”
自貿試驗區獲批后,非保稅貨物也可以進入保稅區,企業可以自由搭配、自主選擇出口的貨物了。

青島萬嘉集運物流有限公司跨境綜保運營部經理劉媛表示,通過這一模式,倉庫庫容率預計可以提升30%以上。
國家戰略疊加的重大利好,也讓山東的貿易“朋友圈”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山東全球貿易伙伴已經達到226個,幾乎覆蓋了世界所有經濟實體。前三季度,山東對拉丁美洲、歐盟、東盟進出口增速都超過10%。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247.4億元,同比增長15.5%。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