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凡單元長,不凡大能量:威海竹島街道治理的“海源標桿”

為最美單元長頒獎
近年來,威海市環翠區竹島街道以海源社區為標桿,繼續推進單元長管理,進一步提升社區精細化管理水平,助力精致社區建設。
思想碰撞,積極探索單元長模式
2002年,海源社區實行分區管理,劃分了五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一名小區長,區內居民住戶的姓名、工作單位以及聯系電話全部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單元長隊伍就此誕生了。
2017年,竹島街道開始在轄區各社區全面推廣單元長管理,目前轄區80%以上的單元已經配備有單元長,目前竹島街道已有單元長3149人。同時,為更好的提高單元長的工作水平,竹島街道積極開展單元長業務學習培訓,建立“社區書記—網格長—單元長”三級聯動微信群交流平臺,各社區還通過組織單元長工作講評會等方式,組織單元長之間相互交流工作。
谷源娜在單元長成立之初便成為所住單元的單元長。近20年來,谷源娜隨時關注社區和單元的大事小情,哪家孩子上學、哪家裝修、哪家養狗、哪家有車、哪家鬧矛盾……對自己單元的12戶居民了如指掌,并及時幫忙解決居民的問題。
在她看來,單元長是社區和居民的紐帶橋梁,主要負責協調社區上傳下達,社區有什么指示她就傳達給居民,居民有什么意見她也反饋給社區,把社區和居民牢牢地聯系在一起。

同心路社區 單元長張秀香在清理單元樓道內亂貼小廣告清理工作
傳遞能量,單元長隊伍發光發熱
單元長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細胞,在社會治理中承擔著大量職責,扮演了重要角色,傳遞著黨和政府的“好聲音”,擔當著群眾身邊的“貼心人”,是維系干群關系的橋梁紐帶。單元長的工作瑣碎繁雜,但身為單元長的他們卻是認認真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們是,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信息員”;鄰里和諧“調解員”;文明創建“引導員”。
10月17日上午,望海社區單元長張敏結束志愿服務回家時看到樓道里的煙頭等垃圾,隨手撿起來,扔到了樓下垃圾桶里。“我每天爬樓,遇到垃圾就撿撿,遇見哪位鄰居就跟他嘮幾句,最近得好好嘮嘮樓道里的垃圾問題。”張敏說。
亂堆亂放亂停車等“十亂”的治理、綠地認領、綠色祭祀、文明養狗等等社區工作,單元長也都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可以說,單元長是撬動社區治理共建共享的支點,促成了和諧社區的良性循環。
“沒有單元長,社區只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有了單元長,我們才有了雙耳和雙目。”竹島街道海源社區黨總支書記林穎說。

望海社區單員長張敏在張貼通知
政策激勵,讓單元長隊伍充滿愛
單元長都是志愿服務,不能讓他們一直“用愛發電”。為此,竹島街道采用各種政策來回饋單元長,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從而打造出精銳的單元長隊伍。
各社區分別在樓道、單元內公開單元長信息,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優秀單元長事跡,大力營造單元長隊伍建設氛圍,讓廣大居民群眾充分了解、主動支持、參與進來。同時,竹島街道還進行網絡評選,讓轄區居民自己做主,選出自己心中的最美單元長并將他們的事跡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用他們的事跡感召更多的居民,更好地展現他們的正能量。
此外,在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的時候,竹島街道還組織各社區黨總支,來到單元長家中進行走訪慰問,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政府的溫暖,也對他們辛勤的付出給予肯定。
每年,各社區還會召開單元長全年工作總結大會和慰問會,鼓勵表揚工作先進的單元長,點出單元長在工作中的小亮點,用先進帶后進,提升單元長的工作水平,促進單元長工作規范化、系統化、精致化。
今年,竹島街道將繼續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機制創新為突破,繼續推進單元長管理,將社區管理工作重心下移,進一步提升社區精細化管理水平,提高居民共建共享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助力精致社區建設。
圖/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