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高速公路跑出“8+8”加速度,普通國省道進入“Pro”升級模式,“四好農村路”駛入鄉村振興快車道,泉城交通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條條平坦潔凈的硬化道路通向每一個農戶的家門口,“村村通”變成“戶戶通”,連接的不僅是道路,更是人心。享受泉城美好交通,你,從來不曾被落下。

在章丘區官莊街道漁灣村,村民自愿出工出力,讓硬化道路早日通到家門口。
345個村實現“戶戶通”
412個在緊張施工中
近日,記者走進省城章丘區官莊街道古宅村,干凈整潔的街道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讓人眼前一亮。值得一提的是,村內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到家門口,給村莊增添了一道“硬核”的亮麗風景。
“在咱家門口修小廣場,鄰里街坊都來出工出力,俺必須更得鉚足勁頭干啊!”官莊街道天尊院村村民李咸會告訴記者,在家門口建設的小廣場,以前是一片空地,雜物堆積、坑洼不平,每次出門看到都很糟心。如今,家門口的空地要建成村民休閑娛樂好地方,李咸會打心眼里高興。
農村村內道路硬化工作就是要把干凈整潔的路修到每一個老鄉的家門口,是民心工程、連心工程。2018年9月,《濟南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到2020年,全市農村基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全覆蓋的要求。
2019年10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又印發了《山東省推動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年底,基本實現全省農村通戶道路硬化”。今年7月份,濟南市交通運輸局接手村內道路硬化工作任務,按照“晴天不揚塵、雨天不粘泥”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村村內道路硬化工作。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峰介紹,截至11月中旬,全市進行道路硬化的村莊達到了345個,還有412個正在緊張施工中,整體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推進。一條條通往家門口的幸福路,讓村民們徹底告別了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舒適的生活環境讓村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高。

村里家家戶戶通了路,村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高。
干部帶頭群眾自愿
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連日來,商河縣張坊、沙河、孫集等鄉鎮的一些村莊格外熱鬧,因為村里正在進行街巷道路硬化,村民們別提多高興了。過去路通到大街上,現在路進到胡同里,面對這一“大福利”,村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政府想得真周到!”“交通發達就是好!”
《山東省推動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到,建立市、縣兩級政府引導扶持、村級組織具體推進、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市級對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負總責,切實履行統籌推進和督導檢查職責。縣、鄉兩級具體負責農村通戶道路硬化的組織實施,引導農村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村民參與通戶道路硬化,做到群策群力、互幫互助。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接到工作任務后,立即組成專門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明確責任分工,成立了鄉村振興“戶戶通”攻堅隊,不等不靠迅速開展工作。牽頭組織各區縣調查核實全市涉農村莊數量及村莊道路硬化完成情況,摸清底數,為全面加快工作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用黨建引領推動硬化工作落地見效。通過每月一次的通戶道路硬化工作調度會,調度督促各區縣將工作推進效果列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內容。將上級的涉農資金使用政策詳解到每個區縣,引導各區縣通過“國家支持補一塊、省市縣財政拿一塊、政府債券籌一塊、社會資本融一塊、集體經濟投一塊、群眾自籌掏一塊”的方式,保障工作推進資金。
11月22日,濟南市農村村內通戶道路硬化工作現場觀摩交流會在章丘區官莊街道召開。據介紹,自全區農村村內道路硬化工作啟動后,官莊街道黨工委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聚焦民生短板,下決心全面改善各村道路出行問題。
記者從濟南市交通局獲悉,在工作推進中,形成了干部扎實工作、村級黨員帶頭,充分發動群眾,自愿投工出勞,共建美麗家園的“官莊經驗”,搶抓機遇,樹立標桿,組織其他區縣學習觀摩,引領推動全市整體硬化工作,村內道路硬化工作在全市遍地開花、連片開工。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
因地制宜實施硬化
《山東省推動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方案》要求,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根據不同村莊的經濟條件、自然環境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硬化方式及標準,合理選取硬化材料,有條件的村可以采用較高標準,經濟實力較弱的村可以采用塊石、卵石、紅磚、預制磚、風化料、建筑廢棄料等建筑材料實施道路簡易硬化。
為保證通戶道路硬化工作的質量和順利實施,濟南交通局組織各區縣對《山東省村內道路硬化技術指南(試行)》進行了詳細解讀、深度把握,明確各種路面結構的技術標準、選擇原則和技術要求,組織實施專業隊伍和農民群眾、農村工匠相結合,主材統購和鎮街村級提供輔材相結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保證通戶道路硬化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根據省市農村村內通戶道路硬化指導意見和要求,引導各區縣因地制宜、合理選擇路面硬化結構形式和材料,以把農村打造得更像農村的“五蓮經驗”為榜樣,結合自身經濟發展狀況自主選擇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機制磚路面以及塊石路面等,并指導區縣根據交通流狀況和干道、街巷寬度以及鄉村振興其他項目配套確定結構。
濟南市交通局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配合齊魯樣板村、美麗鄉村示范村打造,統籌推進鄉村振興試點和其他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給排水、強弱電、綠化、燃氣等)齊頭并進,合理預留管線埋設空間,指導區縣做好道路硬化工作與其他工程施工的對接,避免前建后挖,節省財政資金。
打通道路硬化“最后一米”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基礎,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濟南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到,加快推進農村道路硬化建設,實現穿村公路和村內主干道路硬化全覆蓋,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推進農村村內道路硬化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直相關部門大力配合支持,各區縣積極作為,通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逐級落實農村村內道路硬化工作,積極籌集籌措建設資金,采取多種方式,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進展。
記者了解到,平陰縣統一采購商品混凝土,保證了村內道路硬化工作順利實施;商河縣領導高度重視,壓實責任,靈活多樣,典型引領,工作細致,穩扎穩打,全速推進;章丘區多次召開推進會議,領導包掛鎮街,突出黨建引領,發揮村級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出工出勞,形成了官莊街道連片同時開工硬化的可喜局面;濟陽區將村內通戶道路硬化工作列入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鞏固工作內容,進展勢頭良好;南山區、先行區雖起步較晚,但同時開工的村莊數量較多,成績斐然。整體觀之,各具千秋、異彩紛呈。
鄉村振興,美麗宜居,晴天不揚塵,雨天不泥濘,既是群眾的呼聲,更是泉城交通人的責任。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激發各區縣、管委會主體活力,積極爭取市財政補助,強化考核要求,建立目標責任機制,加強督導調度,保障資金落實,堅決完成2020年全市農村基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全覆蓋的任務目標,打通道路硬化的‘最后一米’,方便群眾便捷出行。”
打通道路硬化“最后一米”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基礎,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濟南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到,加快推進農村道路硬化建設,實現穿村公路和村內主干道路硬化全覆蓋,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推進農村村內道路硬化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直相關部門大力配合支持,各區縣積極作為,通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逐級落實農村村內道路硬化工作,積極籌集籌措建設資金,采取多種方式,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進展。
記者了解到,平陰縣統一采購商品混凝土,保證了村內道路硬化工作順利實施;商河縣領導高度重視,壓實責任,靈活多樣,典型引領,工作細致,穩扎穩打,全速推進;章丘區多次召開推進會議,領導包掛鎮街,突出黨建引領,發揮村級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出工出勞,形成了官莊街道連片同時開工硬化的可喜局面;濟陽區將村內通戶道路硬化工作列入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鞏固工作內容,進展勢頭良好;南山區、先行區雖起步較晚,但同時開工的村莊數量較多,成績斐然。整體觀之,各具千秋、異彩紛呈。
鄉村振興,美麗宜居,晴天不揚塵,雨天不泥濘,既是群眾的呼聲,更是泉城交通人的責任。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激發各區縣、管委會主體活力,積極爭取市財政補助,強化考核要求,建立目標責任機制,加強督導調度,保障資金落實,堅決完成2020年全市農村基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全覆蓋的任務目標,打通道路硬化的‘最后一米’,方便群眾便捷出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