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就要做好當家事兒。”板石村支部書記劉峰桂鏗鏘有力地說。2017年,由日照新東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8.5億元建設的區級扶貧項目——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落戶板石。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流轉了板石村的山嶺薄地,每畝地可以獲得800多元的流轉費,比種地收益多。同時,還雇傭村里能干活的到光伏區打工,每人每年能夠掙1萬多。

  
不去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完全想象不出這個東港區西部鄉鎮的西部村落可以有如此寬敞的廣場、如此整潔的巷道,“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從路上聊天的村民嘴里,可以聽到對今后生活的希望。
板石村村民以傳統種植、養殖和外出打工為主要收入來源,和大多數村子一樣,“但凡有點兒能力的,就不會待在村子里”。劉峰桂介紹,項目來了,土地活了,板石村民的收入也多了。
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生活環境怎么能差。劉峰桂以超前的理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積極爭取實施“戶戶通”工程,陸續對全村主要街道和胡同進行硬化,徹底告別了貧困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臟、亂、差”印象。
再苦不能苦學生,劉峰桂積極發展教育,并針對村里貧困戶特點,村兩委細化幫扶措施,密切關注孤寡獨居老人。
劉峰桂說,“下一步,將繼續帶領板石村完善村居基礎功能設施,建設幸福院,讓孤寡老人每天吃上熱乎飯,建設便民超市,方便村民日常生活。與此同時,繼續發展村集體經濟,成立紫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紫薯種植產業,提高土地利用率,繼續帶領村民走脫貧致富的幸福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