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區依托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打造“群眾10分鐘服務圈 ”,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整合“三級資源”,建好“主陣地”
構建“群眾10分鐘服務圈”需要陣地建設。岱岳區高效整合區、鎮(街道)、 村(社區)三級資源,建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 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強化“群眾10分鐘服務圈”陣地保障。
區級“提針”,整合泰安主題黨日活動中心、區委黨校、區融媒體中心、蘇慶 亮事跡展廳等現有資源,依托岱岳文化藝術中心,高標準打造了320平米的岱岳文化 禮堂和1100平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展廳,建成內涵豐富、功能齊全、服務精準 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鎮街“穿線”,依托鎮街綜合文化服務站,全區11個鎮街全部成立了新時代文 明實踐分中心,對上貫徹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安排部署,做好溝通協調;對下指 導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打造和運轉。
村居“布網”, 立足各村(社區)實際,按照“場所10分鐘抵達”的建設要求 ,整合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史館、閑置房屋等現有資 源,與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結對,共建文體小廣場、文化小禮堂、文娛小庭院“三 小工程”,高標準建設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各村(社區)以新時代文 明實踐站點為中心,輻射周邊群眾,張開服務網,形成“群眾10分鐘服務圈”。


實施“十百千”工程,聚好“主力軍”
構建“群眾10分鐘服務圈”需要堅強隊伍。岱岳區實施“十百千”工程,精心 打造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聚 好“群眾10分鐘服務圈”主力軍。今年以來,“十百千”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聚焦 “志愿服務10分鐘到位”要求,圍繞“講”政策理論、“評”模范先進、“幫”群 眾所求、“樂”文化生活、“慶”傳統節日,開展志愿宣講300余場,送健康、送戲 曲、送文化、送科技、送溫暖等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200余場次。
“十”即依托區志愿服務總隊,建立鎮(街道)志愿服務、“泰山先鋒”、理 論政策宣講、扶貧濟困、家風傳承等10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結合各自工 作,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助力形成“群眾10分鐘服務圈”。
“百”即區、鎮(街道)聯合采取“群眾點單、政府買單”方式,招募100名專 業宣講員,建立了“專家顧問團+百名宣講員”的宣講隊伍。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 中心統一安排調度專業宣講人員,每月集中1-2次到鎮(街道)、村(社區)宣講, 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成為群眾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
“千”即結合省委、市委、區委宣傳重點工作,組建千名文藝骨干、千名新鄉 賢、千名保潔員、千名中小學生等多個千人以上的兼職宣講員隊伍,破除場地、時 間限制,走到哪里講到哪里、停在哪里干在哪里。在村(社區)招募返鄉創業人才 、退休職工、本土文藝人才、“五老人員”等為志愿者,成立村民互助會,按照“ 鄰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難相恤、幸福同享”宗旨,圍繞“群眾10分鐘服務圈”開 展互幫互助。

做到“三個到位”,當好“護航艦”
構建“群眾10分鐘服務圈”需要強化保障。岱岳區做好領導、投入、監管“三 個到位”,推動“群眾10分鐘服務圈”長效開展。
組織保障到位。成立區委書記任組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 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研究所,聯合泰山學 院和市社科聯,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開展政策解讀和相關課題 研究,從理論層面指導各級構建好“群眾10分鐘服務圈”。
投入保障到位。區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 、活動運轉、人員培訓、教材研發、志愿者人身保險、交通補貼、生活補助等保障 性工作。去年以來,區、鎮街、村三級共投入4000萬元用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 設。
制度保障到位。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全區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經濟社 會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把開展好“群眾10分鐘服務圈”工作作為考核鎮(街道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依據,同時作為文明單位評選的前置條件,全面提高 各級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制定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 站工作職責“十條”,精心設計“唱,讀,聽,講,寫,看”六步流程,編寫新時 代文明實踐“三字經”,實現“群眾10分鐘服務圈”規范化、長效化、制度化。

突出“三個服務”,唱好“主旋律”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構建“群眾10分鐘服務圈”需要傾心為民。岱岳區 圍繞“事無巨細心系百姓、多措并舉為民謀?!敝餍?,聚焦群眾訴求,突出做好 文化、生活、生產三大服務,強化“群眾10分鐘服務圈”服務保障。
文化服務——演好地方戲。依托全區31個莊戶劇團,960余名演職人員,把戲臺 搭在群眾家門口,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主旋律,把國家的政策路線唱出來,把百姓 關心的事唱出來,把新時代的美好未來唱出來。其中以葛業森為團長的岱岳藝術團 ,自編自導自演新時代文明實踐節目102個,今年以來已演出300余場,受眾20余萬 人次,今年9月份,葛業森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立足岱岳區豐富的歷史 文化資源,把莊戶劇團、皮影戲、剪紙、泰山泥塑等民間藝術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 踐活動中,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藝術村長”,深度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生活服務——點滴暖人心。踐行“群眾點單、政府買單”工作模式,將工作做 在平常、將關愛顯在細微,讓群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生活服務。天平街道板大山 村開展“微心愿”征集活動,聚焦群眾需求,組織“愛·從頭開始”志愿服務活動 ,每月1日為村內老人免費理發。夏張鎮張家莊村針對外出務工村民與家人聚少離多 的問題,在村內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開通無線網絡,方便群眾與家人視頻溝通交流 。池子崖社區建起了“漂流書屋”,開設了“4點半課堂”,與臨近的泰山職業護理 學院結成對子,由大學生志愿者免費為小學生提供課業輔導,有效解決了家長的后 顧之憂。道朗鎮豐山村利用老村委、老代銷點改造成村民議事廳、農家書屋、棋牌 室,開展教育培訓、文化活動等60余場次,成為群眾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好平臺、休 閑娛樂的好去處。
生產服務——鋪就致富路。立足岱岳區農村人口較多實際,堅持把開展“送科 技送技術”志愿活動,作為“群眾10分鐘服務圈”的重要內容,通過建立新型職業 農民培訓基地、田間課堂,定期為農戶推廣應用新種植養殖技術等手段,靶向講解 、精準滴灌,為群眾鋪就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