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國報關協會和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評測結果”,其中,廈門位列第一,青島排名第二,廣州(不含黃埔)和寧波并列第三。第5-10位分別是天津、上海、珠海、深圳、大連、黃埔。具體排名如下圖所示:

  據介紹, “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評測結果”主要基于五個一級指標的評分匯總而成??缇迟Q易口岸成本指數、跨境貿易口岸時效指數、監管環境指數、商事服務指數和其他配套得分。此項測評借鑒了世行《營商環境》跨境貿易測評框架體系,同時在測評指標設置、測評方法、權重設置等方面作了適應性的調整完善及補充細化。測評指標由口岸通關成本、通關時效,監管環境、商事服務及其他配套等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構成,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和公開數據收集,匯總計算得出相應分值。

  測評顯示,中國主要集裝箱海運口岸的整體營商環境處于良好水平,其中口岸通關時效、通關成本兩項指標總體得分較高,部分口岸的監管環境、配套服務的滿意度有待提高。

  據了解,中國口岸營商環境得到顯著優化的主要動因源于中央的關檢融合決策部署,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這幾年在降費減負、通關一體化、單一窗口、提前申報、壓縮整體通關時間等方面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的有力實施。

  此前,國務院印發的《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國發〔2018〕37號)明確提出:到2018年底,整體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到2020年底,相比2017年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降低一半;到2021年底,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世界銀行跨境貿易便利化指標排名提升30位,初步實現口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更為便利的口岸營商環境。同時部署包括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等5個方面共20項具體工作任務。

  企業方面,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大力推進無紙化和電子化、切實降低港口作業環節合規成本、建立健全港口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全面提升港口作業環節效率。

  我國港口多次下調作業包干費。2018年開始,上海港、天津港、寧波舟山港和青島港下調外貿進出口集裝箱裝卸費用,下調幅度在10-20%左右。以裝載一般貨物20英尺重箱為例,外貿進出口集裝箱裝卸費調整情況見表:

  數據來源:中國港口協會

  根據世界銀行10月份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繼去年從此前78位躍至46位,今年再度升至第31位,躋身全球前40,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