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簡單樸素的感謝信,代表了兩個貧困家庭的真情扶貧故事,一位普通的扶貧幫扶干部,拉近了貧困家庭與政府的距離。最近,一封來自源泉鎮北崮山村貧困戶焦方英和郭本英的感謝信,送到了博山區疾控中心領導李仲利的手里。感謝信非常簡單、樸素,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里行間卻是表達著焦方英、郭本英兩位老人最真實的感謝,它就像是冬日的暖陽,讓正在奔走在脫貧攻堅路上的扶貧干部心里暖暖的。

  焦方英和郭本英都是源泉鎮北崮山村的貧困戶,兩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卻都承受著病魔的摧殘。焦方英做過腸道手術后失去勞動能力,她的丈夫鄭汝富病后殘疾在床,無法行動,我們的幫扶干部毛永川同志在入戶調查過程中了解到這個情況,他認真學習領會我區的扶貧政策,并到源泉鎮政府、區殘聯詳細咨詢辦理殘疾證的有關手續,先后多次到源泉衛生院、區醫院、市第一醫院查詢調取鄭汝富的病歷,幫助他進行了殘疾等級評定,到源泉鎮便民服務中心申請辦理了殘疾證和殘疾人護理補貼,老兩口說:“多虧了小毛,我們都沒有操心,要不是這孩子,我們都不敢想。”郭本英老人下肢殘疾,老伴也因腿疾而行動不便,尤其是今年郭本英腿疼起來根本無法站立,小毛了解情況后悄悄的幫著到處聯系,申請了一輛嶄新的輪椅,解決了郭本英的難題。

  “我們是焦裕祿的家鄉人,我們感恩你們這些黨的好干部!感謝您們培養了小毛這樣的好黨員、好孩子!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扶貧好政策!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溫暖!您們的愛心善舉我們會永存心底!此刻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我們對您們和小毛的感激之情,只能化作兩個字:感謝!”言辭懇切、語氣真誠。收到這封感謝信時,毛永川同志表示“很意外”,也很高興。“作為我們扶貧干部來說,到脫貧一線,就是來幫助貧困戶盡快脫貧、精準脫貧的。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脫貧攻堅,我們在行動。從對生活的無奈到滿懷信心,焦方英、郭本英兩家的變化是博山區疾控中心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縮影。博山疾控與源泉鎮北崮山村、岱莊西村貧困戶實現了結對幫扶,每一位疾控人都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用真心實意真幫實扶,奮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