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查處違規渣土車830余臺次

  24日記者獲悉,截至目前,濰坊查處違規渣土車830余臺次。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城市工程建設、拆遷拆違步伐加快,渣土隨之大量產生。渣土運輸過程中,極易產生揚塵、撒漏等問題,成為城市管理工作的難點。今年以來,為扎實做好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迎查工作,同時落實環保揚塵防控要求,濰坊市城市管理局創新工作思路運用“3+3+3”渣土整治工作新模式,從源頭工地到運輸過程再到末端傾倒,對渣土運輸進行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監管,基本杜絕揚塵污染、帶泥上路、沿途撒漏、無證運輸等違法違規行為,促進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逐步建立起渣土運輸治理的長效機制。

  實行管理前置,在所有工地出入口配備車輛沖洗設施、設立專職檢查人員、安裝監控攝像頭,渣土運輸車輛駛出工地均需經過水沖刷、人工檢查、電子錄像3道嚴格檢查程序,強化對建設工地的源頭監管。把建筑渣土(包括土方)清運納入建設管理全過程,建設工程和拆遷工程開工前必須先辦理建筑渣土處置核準手續。確保車輛輪胎、車表面不留泥土、完全密閉方可駛出工地。

  注重嚴管重罰,明確了渣土運輸三十條禁令,與公安、交通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依法嚴肅查處不按要求配備車輛沖洗設施、設立專職檢查人員、安裝監控攝像頭,或者因檢查不嚴格造成運輸車輛密閉不嚴、帶泥上路等,由住建或城管部門依法對開發商、建設單位、運輸方3方進行頂格處罰。

  “3”限制是對渣土運輸車的行駛路線、時間和速度3要素進行限制,渣土運輸要避開交通高峰期(早:7:00-8:30;中:11:00-12:30;晚:17:30-19:00),晚上22:00后禁止渣土運輸,鼓勵渣土運輸企業白天運輸,并嚴格按照公安交警部門核準的路線和速度行駛。采取在渣土運輸車輛上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并全部納入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監管,對渣土運輸車輛的行駛路線、時間和速度進行實時監控,并可隨時查看渣土車歷史軌跡的監控記錄,有效防止超載、超速、不按線路行駛、不密閉運輸、隨地傾倒渣土等現象發生。

  加快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渣土車輛監管子系統建設,建設渣土車輛人工智能監控系統,在城區15個主要出入口安裝30個高清視頻監控設備,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無牌、無證運輸、覆蓋不嚴等運輸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對不密閉運輸、不按規定的運輸時間、路線和速度行駛的,隨時給出違規報警提醒,形成違規報警記錄,自動生成對渣土運輸企業的考核報告,進一步增強渣土運輸管理的智能化、規范化、標準化,建立起渣土運輸治理的長效機制。

  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共開展渣土整治行動600余次,查處違規車輛830余臺次、違規施工工地420余處。同時,市城管局會同市公安交警、交通、住建等部門開展了新一輪中心城區建筑垃圾特許經營項目招標工作,經過公開投標、現場核準、問題整改、共同驗收后,共有37家運輸企業、875輛運輸車輛中標,且全部納入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統一進行監管,中心城區建筑垃圾運輸市場逐步走上了規范化、智能化、制度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