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周末或者老師不這么負責,我們娘倆估計就醒不過來了。”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的榮女士對孩子的班主任薛東莉感激地說。

  12月25日早上7點半,東港區三莊鎮豎旗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薛東莉發現班中的學生小鄭無故遲到,給其家長榮女士打電話也無人接聽。薛東莉警覺起來,邊聯系小鄭的鄰居前往查看,邊趕往學生家,最終成功救下一氧化碳中毒進入深睡眠的小鄭娘倆。

  25日中午,薛東莉(中)下課后再次來到學生小鄭家中,看望一氧化碳中毒的娘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攝

  老師警覺發現問題

  鄰居翻墻而入

  25日早上7點半,東港區三莊鎮豎旗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薛東莉老師和往常一樣來到教室。此時,大多數同學已經到校開始晨讀,而學生小鄭既沒請假也遲遲未到校。

  “在往常,他每天比我來得都早,一般七點二十左右就來了。”薛東莉起初以為學生小鄭下雨天可能來得晚了點,可到了晨讀時間后小鄭還沒到校。由于學校有晨午檢制度,要詳細做好缺課以及生病學生信息,不能遺漏任何一個學生。于是,薛東莉趕緊給小鄭的媽媽榮女士打電話詢問情況,可連續撥打了五六遍始終無人接聽。

  學生遲遲未到校,家長電話又沒人接,當時薛東莉就警覺了起來,擔心是發生了一氧化碳中毒。“我知道他們家取暖的爐子和床只隔著一個玻璃門,所以當時就有這種擔心。”薛東莉說。

  正好班里有名學生是小鄭的鄰居,薛東莉就打電話給這名學生的家長,讓他趕緊去小鄭家看看。

  鄰居到小鄭家發現大門緊鎖,敲門也沒人開。得知這一消息后,薛東莉告訴該鄰居,榮女士娘倆可能一氧化碳中毒,讓他先趕緊想辦法進去。隨后她和劉賜文老師驅車趕往小鄭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腿都有點軟了,就害怕一氧化碳中毒。”薛東莉說。

  鄰居敲不開小鄭家的門,于是趕忙喊來一名村干部,一同想辦法進入小鄭家。

  當薛東莉趕到小鄭家里時,小鄭的鄰居和村干部已經爬墻進到了小鄭家。果然不出所料,小鄭和母親榮女士倆人已經一氧化碳中毒,進入了深睡眠狀態,聽到屋內的喊叫聲,娘倆才醒過來。

  爐子幾乎挨著床

  治療后已無大礙

  通風后,小鄭娘倆逐漸清醒過來,喝了點水,但很快就都出現了嘔吐等一氧化碳中毒癥狀。

  看到娘倆暫時沒有大礙,鄰居也都在,薛東莉先趕回學校上課。下課后薛東莉擔心娘倆,又打電話詢問情況,得知倆人未去醫院。于是,薛東莉向學校匯報后,與學校領導再次來到小鄭家。

  “我們經常給學生做這方面教育,一氧化碳中毒當時癥狀可能沒那么嚴重,但容易有后遺癥,而且感覺他們娘倆中毒也挺厲害的,得讓他們去醫院看看。”薛東莉說。

  25日上午11點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跟隨薛東莉來到東港區三莊鎮豎旗山村的小鄭家。

  “這里留守兒童多,我們每年都會家訪,都了解得很詳細。”薛東莉對小鄭家的情況十分了解,小鄭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平時就娘倆在家。

  在榮女士家,榮女士娘倆睡覺的屋平時也當廚房用,外屋有個土暖爐子,用玻璃門隔斷開,里邊就是睡覺的床,和爐子只有一扇玻璃的距離,多年來一直這么取暖。前一天晚上他們十點多才睡覺,一直到鄰居爬墻進去娘倆才醒來。“當時敲門完全沒聽到。”榮女士說。

  小鄭的媽媽榮女士介紹,一氧化碳中毒后,她的頭一直有些暈,耳朵聽力受損也比較厲害,聽聲音還不是很清楚。而薛東莉感覺小鄭的狀態也比平時差很多。“平時孩子比較調皮,現在明顯感覺精神不如以前好。”薛東莉說。

  對于早上發生的事情,榮女士十分后怕,一個勁兒對老師說著感謝:“要是周末或者老師不這么負責,我們娘倆估計就醒不過來了。”榮女士說。

  當天下午,榮女士和兒子小鄭前往醫院進行了治療,目前已無大礙。

  這樣的好老師,是孩子的保護神

  未來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對于小鄭娘倆來說,意外可能就是幾塊煤,可能就是幾個小時。本該帶來溫暖的爐子,卻差點成了奪命之爐。

  兩個生命,一個家庭。小鄭娘倆是幸運的,他們遇到了一位負責任的老師。薛東莉,一位年輕的老師,早晨晨讀時發現學生未到校,家長電話打不通。情急之下,先聯系小鄭的鄰居前往查看,同時自己也趕到學生家中。所幸去得比較及時,救下已經一氧化碳中毒的學生母子。

  老師能及時發現問題,背后不僅有學校有序的管理,也有老師本身的責任心。一方面,學校有晨午檢制度,如果有未到的學生必須聯系家里;另一方面,薛老師如果對此事不上心,稍晚一點聯系,這對母子的安危不可預知。

  為學校點贊,在一個留守兒童居多的學校,學校掌握每一個孩子的家庭情況,知道每一個家庭的住址。為這位老師點贊,他們走訪每個家庭,了解每個家庭的情況,不是泛泛而走,而是了如指掌,就連爐子挨著床這種細節也沒有放過。

  請記住這位32歲的老師:薛東莉。她用實際行動闡釋了一個鄉村教師的責任和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