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消息!推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加快投資“二十二條”來了!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6日訊為進一步提高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投資效率,充分發揮引導基金效益,今年,濟南針對前期基金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借鑒國內先進城市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的運作經驗,研究提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加快投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于12月20日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濟政辦字〔2019〕65號)印發。

12月26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意見》進行解讀,閃電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意見》共二十二條,主要內容涵蓋五個方面,包括健全管理和運作機制、加大對重點領域支持、提升基金開放程度、提高引導基金使用效率、優化基金發展環境等。
據介紹,去年以來,濟南通過新設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優化整合各級政府投資基金,加快打造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體系。濟南市累計設立60只基金,總規模705.47億元,引導基金出資60.41億元,共投資423個項目,投資規模達361.28億元,重點投向十大千億產業和雙招雙引領域,成功引進世界領先的富能高功率芯片項目,促進了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
市場化程度更高
不再設立引導基金決策委員會和政策審查委員會,取消基金設立環節的政府審批和政策性審查;組建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引導基金管理公司”),由引導基金管理公司對合作機構確定、基金設立等事項進行自主決策。引導基金運作由過去的“委托管理”變為“直接注資”,提高了基金設立和投資的效率。
政策更加開放
按照“能降則降、能放則放”的原則,加大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開放程度:一是優化基金架構,將原來按投資領域劃分的六大類基金統籌整合為天使類、創投類、產業類和基礎設施類四大類,基金類別設置更科學。二是放寬基金準入條件,將基金管理機構實繳注冊資本金最低門檻由1000萬元降低至500萬元。三是降低基金返投比例,將基金返投比例由基金規模的70%或80%調整為引導基金出資的1.5倍。四是擴大返投認定范圍,對于基金投資的市外企業將注冊地遷入我市的,最高可按照投資額的2倍置換為市內投資;基金管理機構管理的其他基金所投市外企業將注冊地遷入我市并承諾5年內不遷出的,可按基金實際投資額置換為市內投資。
政策引導更加有力
政府對基金的扶持力度更大,更有針對性:一是提高基金出資比例,將引導基金對產業類子基金和基礎設施類基金的出資比例提高到20%。二是加大對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在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中統籌20億元設立創投引導基金,統籌5億元設立天使引導基金, 將創投基金、天使基金的引導基金最高出資比例提高至30%和50%。三是創新對重點項目支持方式,對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雙招雙引”項目和重點產業項目,引導基金可與社會資本量身訂制項目基金。四是加強省市基金協同配合,對支持我市力度大的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給予最高20%的市級引導基金額外配資。
讓利和獎勵力度更大
明確了一系列對社會資本和基金管理機構的獎勵激勵措施:一是加大對重點領域投資的讓利。基金注冊1年內投資于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項目,重大“雙招雙引”項目和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創新型項目的,引導基金讓渡全部收益;注冊滿1年且不足2年內投資以上項目的,按照同期人民銀行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設定門檻收益率,引導基金讓渡門檻收益率以上全部收益。二是加大引導基金份額轉讓優惠力度。鼓勵其他出資人購買引導基金份額。在參股基金注冊之日起3年內(含3年)購買的,可按引導基金原始出資額轉讓,打通引導基金退出渠道,促進引導基金循環投資。三是加大對基金管理機構“雙招雙引”的獎勵力度。對由市引導基金參與組建的基金引進外地企業的,對基金管理機構給予相應獎勵。
綜合來看,本次出臺的“二十二條”措施,優化完善了現行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政策體系,降低和放寬了基金準入門檻,針對性強、支持力度大、開放程度高。
閃電新聞記者 曲一歌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