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臉進出工地,作為每天干活的記錄,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12月2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德州市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運行座談會上獲悉,為加快全市房屋建筑領域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建設,全面落實建筑勞務用工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銀行代發工資等各項制度,確保按時完成在建工程項目納入監管平臺監管的任務目標。全市制定了《德州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實施方案》,計劃2020年1月20日前,全市房屋建筑領域符合條件的在建項目全部納入監管平臺監管,實現覆蓋率達到100%。

通過應用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以下簡稱監管平臺)系統,實現全市房屋建筑領域農民工實名制管理信息化和工資支付在線監管全覆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各項制度全面落實,確保實現根治欠薪目標任務,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及社會穩定。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快速推動監管平臺系統應用,將政府主管部門、建設單位、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企業、農民工、銀行等各方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對房屋建筑領域在建項目的農民工工資發放全過程實時監管,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預警預測和統計分析,對失信行為公開曝光、聯合懲戒,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在推廣應用上,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督促施工總承包企業在項目所在地銀行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并在工程項目設立勞資專管員,配備符合平臺系統的設備,在農民工進場后及時完成實名制信息的采集,建立農民工實名制動態管理臺賬,并將相關的信息上傳至主管部門明確的勞務實名制監管系統。農民工人員發生變動時要隨時采集上傳。
勞動保障部門督促施工總承包企業或勞務公司依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工資支付標準、支付方式和支付時間。
市住建部門在此提醒農民工朋友 ,進入施工現場作業時,一定要先找施工企業勞資員把自己的身份證信息輸入山東省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并簽訂系統平臺里面制式的勞動合同。在進入和外出施工現場時一定要刷臉考勤。如果發生拖欠工資行為,行業主管部門將會有理有據的為民工朋友討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