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青島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9名隊員順利返青。在武漢的53天里,醫療隊成員與當地醫院醫務人員一道,取得了“確診患者住院零死亡、快治愈出院、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優異成績,圓滿完成援助湖北任務。接下來,醫務人員將在即墨港中旅海泉灣酒店開始為期14 天的隔離休整。

出征
9名隊員赴武漢,帶去希望
“歡迎回家,你們辛苦了!” 3 月 26日上午10 點,隨著 9名醫療隊員走上紅毯,一聲聲歡迎英雄的口號響起,來自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青島頤生健骨傷醫院的醫護人員列隊兩邊,搖動紅旗、橫幅,熱情的迎接前往武漢支援的同事們。
在抗擊疫情最艱難的時刻,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青島頤生健骨傷醫院響應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號召,迅速行動,組建了全國首支由非公立醫院向疫情重點地區派出的醫療救援隊,于 1 月 30日出發馳援武漢,這也是青島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月31 日, 9 名隊員抵達武漢市漢陽醫院,開啟了一線奮戰工作。
青島思達心臟醫院總護士長吳偉是醫療隊的一員,她憑借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突出的業務能力,在病區主要負責重癥患者的護理和院感工作。剛到武漢時,吳偉被漢陽醫院的景象震撼了:所有的門診、采樣窗口都排起了長隊,醫院的院子里也都排滿了人,輸液大廳無法容納所有需要輸液的患者,很多人拿著吊瓶在私家車或是醫院的院子掛在桿子上輸液。“當我們從車上下來以后,患者和家屬紛紛圍上來對我們說‘我們看到希望了,謝謝你們來’。看到這么多人需要我們幫助,我們真是來對了!”
之后,醫療隊員便迅速投到抗疫工作中。起初,該定點醫院的院感防控工作還沒有按照三級防護的標準進行,所以在前期工作中吳偉便協助院感科對醫院的院感防控按標準化、規范化的預防模式進行了改造。同時,為了避免病人和家屬的交叉感染,醫療隊重新組建了呼吸專病區,并實行無陪護制,患者所有的起居、生活、治療、護理都由醫護人員協助完成。

堅守
每天工作6小時,治愈患者身體和心理
在一線工作的第一周,吳偉和同事平均每天工作 8-10 小時,隨著方艙醫院的建成,吳偉按照四班倒的工作安排,每天工作 6 小時。“我每天都會提前至少半小時到達病區穿換隔離衣防護服,然后幫助其他同事檢查防護措施穿戴無誤后進入病區,與上一班醫務人員進行交接。在充分了解病人情況后,我們會對病房里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工作。”吳偉說,除了治療護理和生活護理,最關鍵的是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很多患者在住院時會有抵觸情緒,不易接受自己的病情,我們會對這類患者運用‘開心療法’,每天多跟他們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多想想開心的事和喜歡的東西,放松他們的心情,增加他們對我們的信任,讓他們可以積極地配合治療,從而縮短住院時間。”
吳偉介紹,病房一共有 55張病床,其中包含10張重癥病床,在這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基本上每天都是滿床的狀態。醫院急診在第一周約看診1200 余人次,門診每日采樣 400-500余人次,護理組每日需要夾近500個吊瓶。在這樣高強度不間斷的工作中,一天下來,吳偉的腳踝出現了嚴重的凹陷性水腫。

收獲
感動與遺憾并存,將牛奶送給七旬老人
這段時間,吳偉也度過了她最難忘、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 2 月 20日是吳偉的38歲生日,早上醒來,手機里滿是祝福短信,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的話語讓她倍感溫暖。晚上9 點,結束了當日護理工作的吳偉還收到了“戰友”煮的長壽面,“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生日大餐,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刻。”吳偉感動地說。
特殊時期,既有來自隊友的感動,也有來自患者的感激。在吳偉護理的患者中,有一位 70 多歲的大學退休老師,老人入院時情緒激動,抵觸醫務人員,拒絕溝通且不配合治療。后來醫護人員了解到,因為家人也感染了新冠肺炎,老人擔心家人所以急于出院。為了安撫患者,吳偉幫助聯系了老人的家人,讓他們取得了聯系,老人情緒也逐漸平復下來,開始接受治療。因為家人也在住院,沒人給老人送營養品,吳偉就把供給給醫療隊的牛奶給了老人。“我清楚地記得,這位 70 多歲的伯伯接過牛奶時留下了淚水,一個勁地給我們鞠躬道謝。出院那天,他特意等到我上班的時候才走,對我說那是他喝過最好喝的牛奶,他會一輩子記得我們青島人。看到患者對我們從剛開始不理解到后來慢慢依賴這一轉變,我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吳偉說。
但患者的病情總是瞬息萬變,有治愈的欣喜也有錯過的遺憾。吳偉剛到漢陽醫院工作的第二天,當時所在的病房有 68 張病床,中午時間段患者多,又加上值班醫務人員少,有一位老婆婆按鈴說想讓吳偉給她喂飯,吳偉當時手上拿著四五個吊瓶要去給其他患者換吊瓶,所以就對老人說:“婆婆,您稍等,我給別人換上吊瓶馬上就過來。”沒想到短短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老人就去世了。“我真的感到特別遺憾,沒有滿足老人最后的心愿,我恨自己沒有三頭六臂可以同時幫助更多人。”對于老人的過世,吳偉心如刀割,深感遺憾。

凱旋
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在前方,醫療隊員全力以赴,在抗疫救治過程中,醫療隊成員參與了漢陽醫院標準化新冠肺炎隔離治療“示范病區”的籌建工作;負責的急診科共接診 1200 余人次,發熱門診共接診 550余人次;管理呼吸科三病區55張床、呼吸ICU重癥10張床的治療和護理。經積極救治,38 位患者治愈出院,其他患者均病情穩定好轉。醫療隊成員與當地醫院醫務人員一道,取得了“確診住院患者零死亡、快治愈出院、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優異成績,得到了患者、漢陽醫院及漢陽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高度評價。青島思達心臟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赟被特聘為武漢科技大學附屬醫院教授。
在后方,考慮到武漢物資緊缺,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通過多方努力,向漢陽醫院捐贈 6 臺總價值 40萬元的呼吸機設備、價值8萬元的防護物資,并先后運送5批次總價值8萬元的醫療隊防用品及生活物資,全力保障前線。
3月25日,醫療隊員們正式結束53天的援湖北醫療任務,踏上回家的征程。臨行前,武漢市漢陽醫院的醫護人員深情歌唱《朋友》,為他們送行;武漢人民警車開道,鮮花相送,歡送他們回家。
對于此次支援武漢行動,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院長馬駿稱,重大疫情發生時是體現醫者本色、醫者擔當的關鍵時刻,醫務人員要有勇氣沖到前線,這是職責所在。作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這種時刻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自發自愿的行動,去號召公立醫院之外的醫務人員能夠投入到抗疫行動中去。幾位醫療隊成員的表現也讓馬駿十分欣慰:“此次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會在指定酒店進行 14 天隔離,隔離結束后院方還會給他們再增加一周的休整時間,讓他們回去陪伴家人,享受團聚時光。這幾位醫務人員在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冒險逆行,醫院也會對這些具有使命擔當、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干部、員工予以表彰獎勵,讓全院員工以他們為榜樣,讓他們的奉獻精神成為點亮醫院前進道路的指示燈。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也會共同努力,爭取在醫療健康領域做出更多的貢獻。”

相關鏈接:想回家陪陪患病的家人
已經完成支援任務的吳偉最想在結束隔離后趕緊回家。
吳偉的婆婆在年前遭遇車禍被送進了 ICU ,為了不影響吳偉的工作,愛人辭職 24 小時在醫院照看老人,吳偉的父母也常去醫院照顧。
“我現在只想趕緊回去替換一下我愛人和父母,讓他們休息一下,我來陪我婆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前往武漢前,雖然家里突遭變故,但吳偉的愛人還是同意她去一線支援,“我愛人對我說家里的困難只是暫時的,讓我放心地去,家里有他撐著。我媽媽也對我說家里的事不是事,武漢的事才是事。他們的全力支持,讓我非常感動。”吳偉說:“我作為醫務工作者,當面對疫情時義不容辭所以我應該去;我是所有護理姐妹的領頭人,應該做好表率作用所以我應該去;我是重癥護理出身,在院感和護理有經驗,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所以我應該去。所幸我不辱使命,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圓滿完成了此次任務,勝利歸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通訊員高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