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以生命相托 我必全力以赴——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在對病人進行俯臥位通氣。圖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提供

醫療隊員們在進行移動視頻查房。圖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提供
[決戰最前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醫護人員全力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先后派出四批援鄂醫療隊共計150名隊員。其中第四批醫療隊131人,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兩個重癥病區。他們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抗擊疫情,體現出了責任與擔當,展現了齊魯人“博施濟眾”的醫者仁心。
“百年齊魯在災難面前一直有著沖鋒在前、使命為先的光榮傳統,一直把守護人民生命健康作為我們的建院初心,始終把治病救人作為一項重要使命。在這次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中,齊魯醫院廣大醫療隊員無懼風險挑戰,發揚齊魯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光榮傳統,把希望帶給患者,用生命守護生命,上演了一幕幕人間真情大愛,大家用行動和汗水擦亮了‘齊魯醫學’百年品牌,展現了‘東齊魯’厚重的歷史積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黨委書記侯俊平說。
1。分區管理移動查房
針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十七、十八病區新冠肺炎患者多、病情重、年齡大、基礎病多,醫護人員相對少的現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提出了因病施治,分級、分區管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人力資源。
醫療隊把病區分為重癥區、危重癥區、極危重癥區,重癥區收治癥狀相對較輕的病人,做一般的治療;危重癥區,收治癥狀重且合并有基礎病的患者,新冠肺炎常誘發和加重了這些合并疾病;極危重癥區,收治呼吸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要器官功能支持的患者。臨床醫生則分為醫療質控小組、院感控制小組、醫療創新小組和醫療應急小組四個組。
這樣的分級、分區管理模式,使每個病人都能有相對固定的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有利于治療方案的貫徹和落實,同時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之間的配合,提升了治療效果。
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感染風險、節約醫療資源,醫療隊率先施行“移動查房”。“移動查房”僅需選派少數醫護人員進入污染區,通過移動護理終端可進行臨床救治、護理管理等相關操作,實現多方視頻通話,用于前線病區內和病區外的工作聯絡,遇到疑難問題,還可以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本部進行遠程連線會診,實現面對面、即時匯報和實時指揮。此舉既降低了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又節約了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資源,而且也保證了各項操作技術的高質量完成。
醫療隊制定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感控與護理管理手冊》應用于新冠肺炎防治臨床一線。手冊涵蓋新冠肺炎重癥病區護理工作管理制度、人員職責、感控標準與流程、護理職業安全與防護、病區醫療文件、職業暴露后應急預案管理制度以及醫療隊集中生活駐地衛生防護管理辦法等。
2。快速確診精準治療
“患者肺部CT較前明顯加重,炎癥因子各項指標檢查超過正常值6倍以上,可能有‘炎癥風暴’的傾向。”日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李玉教授、十七病區主任胡昭教授和幾位科室年輕醫師共同查房討論病例時,發現一名62歲的男性患者出現嚴重不適。
“炎癥風暴”是細胞因子的過度反應,雖然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并不多見,但卻是輕癥向重癥和危重癥轉換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重癥和危重癥死亡的一個原因。
患者情況危急,李玉帶隊經過認真討論,決定盡快采用血液凈化技術對患者展開救治,但山東醫療隊并沒有治療所急需的設備。于是,胡昭向在同一棟病房樓里的浙江醫療隊李蘭娟院士團隊尋求幫助。10分鐘后,李蘭娟院士團隊的朱夢飛教授趕到,開展協同救治。
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胡昭為患者進行了血液灌流、連續性血漿濾過吸附、雙重血漿置換等治療工作。經過六小時奮戰,順利完成了各項治療。患者后續又進行了3次血液凈化治療,病情得到明顯控制,各項指標趨于正常,轉危為安。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快速確診,精準治療”也是李玉對自己和整個危重癥團隊的要求。“重癥患者的情況緊急,只有早診斷、早治療,疾病惡化的概率和風險才會降低,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會獲得更大可能的生存機會。”李玉說。
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醫療隊131名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截止到3月7日,齊魯醫院第四批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99人,其中重癥和危重癥患者75人,治愈出院21人,年齡最大的88歲。
3。心理輔導安心暖心
“隔離服隔斷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我們中華兒女之間的愛……”為了有效緩解隔離病區患者的心理壓力,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為在隔離病區的武漢病友制作了一段音頻《霧靄消逝霽云終臨——給武漢病友的一封信》。
這段音頻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曹英娟策劃。“每天在隔離病區內,和不同的患者打交道,就能感受到他們的孤獨與無助,這種感觸時刻刺痛著我的心靈。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特殊形式的溝通交流和我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精心的治療護理,拉近我們和患者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曹英娟說,音頻安撫了患者焦慮不安的心情,讓他們更加有信心,堅強、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在一線的救治過程中,始終堅持采取心理治療配合藥物治療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一次次床旁與患者的握手,一個個豎起大拇指的點贊,一聲聲“來,蓋個章”的鼓勵,醫療隊員們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病人渡過難關。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護人員主動擔當,沖鋒在前,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應對、第一時間出動,用精湛的醫術為病患構筑起隔絕病毒的屏障,捍衛人民的生命健康。
(本報記者趙秋麗馮帆)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01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