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警情雙下降 群眾安全感創新高 山東公安主動作為點亮“平安山東”金招牌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7日訊 山東省公安廳黨委牢固樹立“靠前一步、主動作為”的理念、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做強主責主業,促進長遠發展,全省公安工作走上跨越式發展之路。2019年,全省接報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別下降6.6%、17.6%,全省群眾安全感同比提升1.71分,再創歷史新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中,山東公安機關共出動警力297.6萬人次,排查隨訪近210萬余次,筑起了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擔當作為彰顯忠誠本色,利劍出鞘保大局穩定
2019年10月,在全國公安機關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山東省公安廳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
忠誠擔當,筑牢社會治安穩定堅固防線。山東省公安機關堅持主動出擊、預警研判,搭建省市縣三級特警力量體系,鍛造應急處突鐵軍尖刀。不斷強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組織推動、線索核查、破案攻堅、整體聯動、氛圍營造,實行“一把手”工程、“責任背書制度”,2019年共偵辦涉黑案件106起、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265起、涉惡犯罪團伙案件2153起,主要戰果指標居全國前列。




以打開路,重擊危害群眾切身利益突出犯罪。2019年全省現行命案全部及時偵破,首次實現命案全破工作目標。保持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凌厲攻勢,2019年以來,全省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80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400名,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5.38億元。始終保持對非法集資等犯罪活動高壓態勢,挽回直接經濟損失上百億元。全力打好全省三年禁毒人民戰爭,統籌推進“六全”毒品治理體系,全省禁毒斗爭穩中向好。
數字見證忠誠,戰果彰顯士氣。抗疫以來,全省共破獲涉疫情犯罪案件58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70余名。查獲假劣口罩等各類涉案物品840萬件,有效地保護了群眾的健康安全。

繪就齊魯好“楓”景,高筑基層平安“堤壩”
“從前是個爛攤子,現在成了人人羨慕的好地方。支部真抓,警察真管,大媽們真給力。”“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東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水北區社區民警兼任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組建全方位的聯防聯治網格體系,平時愛嘮叨的大媽積極參與聯防,小區治安警情下降85.6%,可防性案件“零發案”,“金水大媽”成為遠近聞名的平安品牌,還注冊了商標。

“金水大媽”的變化,彰顯著“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的工作力度和效果。山東公安機關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為牽引,圍繞矛盾糾紛化解、平安創建活動、服務群眾能力三個方面,推動重心下移、保障下傾、警力下沉,實現基層基礎工作內涵式發展。2019年以來,56個派出所獲評全國、全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累計下沉警力8534人,縣級派出所警力已達3.3萬人,占比提升至46.8%。鞏固提升城區“1+2+N”和農村“一村一警務助理”社區警務模式,1萬余名專職社區民警、1.2萬名社區輔警、8.3萬名警務助理沉在社區村居,守護城鄉平安。更好地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效果。
形成基層共治合力,聚起共建共治平安力量。在濟寧,“部門聯動、警保聯控、警民聯防”的“三聯機制”將保安、警務助理、網格員、環衛工人、快遞人員、治安積極分子等社會力量發動起來,成為基層平安建設的“硬核”力量。在煙臺,“現代警務共同體”建設初步形成了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警民聯勤聯防、警居聯治聯管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山東各地公安機關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向整合資源要警力,向聯動融合要戰斗力,不斷增強基層治理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合力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
為了提早發現、化解矛盾糾紛,全省公安機關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為載體,組織民警、輔警深入社區、鄉村,及時發現矛盾,并通過警調銜接、警律聯調、民調入所等做法及時化解。沂水縣公安局馬站派出所從全鎮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中精心遴選200名老同志聘用為“沂蒙鄉賢”,在各村居設立“沂蒙鄉賢”調解室,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千余起。據統計,2019年,全省公安機關共排查發現矛盾糾紛8.6萬余起,調處率達94.25%。山東公安機關還針對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靠前一步,提早排查,推動矛盾多元化解,切實做到防范在先、處置在小,有力維護了社會治安大局的穩定。

撬動改革創新支點,積累跨越發展力量
今年1月20日全國、全省防范疫情電視電話會后,山東省公安廳即成立全省公安機關防范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24小時運行實體工作專班,并迅速搭建起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聯動的“神經中樞”,指導全省“戰”疫。
危急時刻的快速反應,得益于山東公安機關警務運行機制改革和大數據建設深入推進。全省公安機關以情指勤一體化改革牽引警務流程再造,構建一體化運行機制,推動公安工作轉型升級。按照“做精機關、做優警種、做強基層、做實基礎”的思路,積極探索推進市縣公安機關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不斷提高警務效能。濟南市中公安推出“網格駐巡”接處警工作機制,實現了七成警情街面處置,接處警滿意率100%。青州公安建立了以防范、控制、管理、服務為一體的特巡警新型巡邏處警勤務機制,實現了由城區向鄉村延伸的持續平安。
山東省公安廳按照“省市兩級、雙網建設、一體運行”的原則建設大數據綜合應用管理平臺,實現應用組件化、功能模塊化、研發標準化、全警共享化。圍繞“天網工程”“雪亮工程”、智能交通、智慧公安檢查站、智慧安防小區等重點項目建設,開展“零”發案社區、“零”隱患單位、“零”違規區域和管理控制“無”感知創建行動,努力實現“服務群眾有溫度、管理管控無感知”,為公安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規范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推動執法質量變革。以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為牽引,深入推進辦案中心、案管中心、涉案財物管理中心“三個中心”深度融合,推行執法辦案、監督管理、服務保障、培訓考評“一體化”運行機制,打造“規范、高效、安全”的執法辦案管理模式。慶云公安圍繞基本要素加強執法重要節點實時提醒和監管,35個執法風險點違規問題整改率實現100%。諸城公安加強執法監督中心建設,將內部、外部渠道中發現的執法問題逐條推送給相關單位、民警整改,2019年全局信訪案件同比下降40.6%。
切實提升警務效能,讓改革紅利惠及群眾。山東公安機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放管服”改革和“一次辦好”落到實處。各級公安機關通過“互聯網+”民生警務平臺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4大類近200項公安在線服務。全省公安戶政部門創新推行戶籍管理領域“1+6”綜合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交管部門推出16條改革新舉措,車駕管業務實現受理、審核、繳費、發證一次排隊、一窗辦結,補換領駕駛證等業務10分鐘內辦結。出入境管理部門順利實施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新政,在全國公安機關率先實行出入境證件繳費刷臉支付,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僅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就通過互聯網提供網上服務2015.7萬次,全省交警業務窗口累計受理相關業務257萬余筆。

黨建帶隊建,打造“四個鐵一般”公安鐵軍
2019年6月10日上午,青島市公安車管服務大廳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坐進群眾等候區,和辦事群眾深入交流。這位特殊“客人”是山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范華平。不打招呼、不預先安排,沒有當地領導陪同,范華平先后來到青島市4個公安基層單位“暗訪”。對于發現的問題,范華平當場指出,并核實、糾正。

勇于直面問題,著力解決問題。山東公安機關組織開展服務群眾“找差距、查問題、補短板”活動,省公安廳黨委成員和副廳級領導干部組成16個工作組,深入16市公安局和4個直屬公安局暗訪檢查基層所隊,及時查糾整改服務群眾、隊伍管理、基礎建設、執法辦案等方面的問題。全面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并全部整改到位。

自2019年7月1日開始,全省公安機關組織升國旗、奏唱國歌活動,筑牢“公安姓黨”的根與魂。山東公安機關著力貫徹“政治建警”基本方略,打造“四個鐵一般”隊伍。創新全省公安機關系統“黨建帶隊建”工作,明確21項具體措施,全方位搭建起體現公安特色、覆蓋全省全警、融合隊伍業務的黨建帶隊建工作體系。在全國公安機關首創建立政治督察、系統黨建述職等機制,建立起從嚴治黨治警的工作常態。在淄博市公安機關,公安民警定期進行“黨性體檢”,民警登錄市局公安內網,完成黨員自評、互評和組織測評問卷,即可看到“黨性體檢”結果,成為民警自主糾偏矯正的“神器”。東阿縣公安局探索實施“黨建+”等工作機制,將黨建與各部門、警種工作有機融合,破解了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的問題。

以政治練兵為引領,瞄準實戰化靶向,部署全面整體的全警大練兵活動。山東公安機關以110接處警和刑偵、治安、交管、派出所及街面執法執勤等一線執法實戰單位分管領導、所隊長和民警為重點,突出模擬警情演練、案例教學,推行“一所一隊一教官”,全省大練兵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組織實戰培訓6萬余人次,培養專兼職警務實戰和公安業務教官團隊達5400人。

一系列措施把忠誠和無畏刻入山東公安隊伍骨血。抗疫“大考”中,20萬山東公安民警、輔警像釘子一樣“釘”在抗疫“主戰場”,用汗水乃至寶貴的生命,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期間3名民警、1名輔警因公犧牲,69名民警、20名輔警因為過度勞累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閃電新聞記者 王文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