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例不低于75%!山東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也要配備專職“校醫”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1日訊 校園公共衛生安全,事關師生的健康與生命。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根據山東近日印發的《關于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意見》,要落實中小學校醫配備:到2022年,山東的寄宿制中小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須配備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5%。
《意見》明確,各地要將學校納入防控重點場所,支持高校校醫院集中建設,增強學校傳染病、常見病的預防、治療能力。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擴大農村訂單定向公費醫學生培養規模。加強高等院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學科專業建設,培養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加強衛生應急、衛生監督、現場流行病學和災難救援應用型高端人才培養。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規范開設健康教育必修課程。到2022年,寄宿制中小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須配備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5%。
校醫,理應是學校的“標配”。校醫作為學校衛生工作的專業人員,承擔著基本的診療救治,疾病預防、晨檢午檢、建立學生健康檔案,以及第一時間發現并上報公共衛生事件等重要職責。2008年印發的《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就曾對校醫配備作了規定:“寄宿制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學校應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持有衛生專業執業資格證書,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學校,應配備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但這項規定已經有些滯后,很多中小學可能達不到600人,尤其是相對偏遠的農村學校,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山東這次《意見》專門提出,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5%。希望各地能真正落實好中小學校醫配備,筑牢校園的這道衛生安全防線。
閃電新聞記者 張洪波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