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兩條大動脈南延齊通車!順河高架直通南山,濟樂高速連通商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任玉停

  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南延9月1日通車,成為濟南“三橋一隧一高速”中首條竣工的跨河通道。9月1日零時起,濟南兩條“南延”交通大動脈同時通車!一條是濟南至樂陵高速南延線高速項目通車,實現了京滬高速與濟廣高速的便捷高效連通,打破黃河兩岸交通瓶頸,加快濟南北跨的發展。另一條是濟南順河高架路南延項目也正式通車,串聯起二環南快速路、北園高架和北繞城高速,有效疏導和緩解市區交通壓力。南北兩條道路的通車,將給省城的交通帶來質的變化。

順河高架第三期南延于9月1日通車,實現了“一橋飛架南北”,串起南山北水。順河高架第三期南延于9月1日通車,實現了“一橋飛架南北”,串起南山北水。

  南端

  望岳路隧道迎首考

  四分鐘穿越真流暢

  9月1日早高峰,網紅“星空隧道”濟南望岳路隧道迎來“首考”。早上7點31分,記者乘車從玉函路與經十路交叉口南側出發,首先進入的是玉函路隧道。作為順河高架南延工程的二期,玉函路隧道于2017年底竣工通車,該隧道通車后,大大緩解了玉函路地面道路的擁堵問題。

  因為是上班高峰期,地面上的交通流量比較大,但是隧道內通行狀況良好。玉函路隧道為雙向四車道,從北入口進入到出隧道,沒有出現壓車的情況。而從英雄山立交進入望岳路隧道,車流量較少,可以一路直行到南繞城。

  記者體驗后得知,按照時速為60公里行駛,從玉函路隧道到南繞城用時不足15分鐘,玉函路隧道為順河快速路南北的中點位置,也就是說從濟南北收費站到濟南南收費站,半小時穿越南北繞城沒啥大問題。而穿過1.6公里的望岳路隧道僅僅用時約4分鐘。

  一路高架一路風景

  串起“南山北水”

  按照此前記者的探訪,英雄山立交橋下橋口擁堵主要是因為有多個堵點,其中一處便是北康路附近,該處因為居民區較多,不少車主則需要掉頭,導致道路擁堵。在本次道路設計上,特意考慮了這個問題。

  航拍畫面顯示,北康路和隧道上方分別設置了兩處掉頭車道。其中在北康路路口可以左拐進入東側道路,車主從東側可以直行進入南外環,或者直接通過入口進入英雄山立交橋。另一處為小型匝道,圓弧形的單向車道,公交車和私家車都可以在此掉頭。

  記者注意到,設置這兩組車道后,車主如果南行可以直接選擇進入隧道,或者沿著直行車道行車,這樣就實現了地面交通和隧道交通的有效分流,原先因為掉頭造成擁堵的情況也就減輕了很多。

  順河高架的這次南延,實現了高架直通南部山區,道路位于泉城特色風貌軸,是南部重要景觀門戶,工程以綠色生態為主基調,最大程度減少對自然景觀的影響。“當時順河高架建設的時候就是沿河而建,現在往北走可以到黃河,中間路過大明湖、趵突泉,往南走可以到泰山,一路高架,一路風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綠,非常漂亮。”山東通達出租車公司紅旗車隊的姜洪國師傅說。

  北頭

  黃河大橋壓力大減

  半小時直達商圈

  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南延線工程于9月1日正式并入全國高速公路網,實現了從京滬高速直達濟廣高速,成為濟南在建的“三橋一隧一高速”中首條竣工的跨河通道。

  記者了解到,濟樂高速南延線全長12.668公里,雙向4車道標準,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利用石濟客專黃河公鐵兩用橋跨越黃河,設崔寨南互通立交與國道220連接,設華山北立交與荷花路連接,與青銀高速、濟廣高速交叉分別設有樞紐互通立交。

  “該項目于2018年12月開工建設,2020年8月16日通過交工驗收,9月1日全線通車。”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公路處處長夏濤介紹。

  省城市民趙先生很是關注濟樂高速南延的情況。他說,現在去濟陽要么走濟南黃河大橋,要么走濟陽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比較遠,但是走濟南黃河大橋就要堵車,堵車半小時很正常。現在好了,濟樂高速南延通車后,濟南黃河大橋交通壓力將會大大減輕。

  “完善區域高速路網,實現了京滬高速、東呂高速與濟廣高速便捷高效連通。完善我市高快一體路網,項目連接濟廣高速后,向西可接入二環快速路體系,向東可連接東繞城高速,提高路網整體通行效率。”夏濤分析。

  濟南城鄉交通運輸局建設處工作人員介紹,濟樂高速南延向西通過濟南立交、濟南北立交與順河高架、二環東高架實現聯系。向東通過郭店立交、濟南東立交與東繞城高速、經十東路實現聯系。“15分鐘內可到達新東站、郭店、全福立交商圈等區域,30分鐘內可到唐冶、漢峪金谷、奧體片區、燕山立交、泉城路商圈等區域。”

  主城區跨黃通道

  將達18個

  目前,濟南市區周邊已建成的過黃河通道共有10條,全部為橋梁形式,其中鐵路橋3處,公路橋7處。正在建設的鳳凰黃河大橋和齊魯黃河大橋作為濟南跨黃“五橋一隧”的先行建設項目,是濟南攜河北跨戰略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基礎性工程。

  記者從濟南交通局了解到,濟南在建和近期擬建過黃河通道有10條,“十四五”期內,市區過黃河橋隧通道數量將實現翻番目標。其中,主城區(齊河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范圍內,總通道數達到18個,平均間距3公里,黃河將成為濟南真正的內河。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