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史有來:科技助力農業發展
自動播放臨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史有來:辣椒熟了,臨潁紅了!

臨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史有來:辣椒熟了,臨潁紅了!
9月17日,中原辣椒文化節將在河南臨潁啟幕。聚焦臨潁,中國生態辣椒之鄉重磅亮相!想知道辣椒種植怎么與“黑科技”相結合,讓種地變得更輕松、更科學、更智慧嗎?臨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史有來接受專訪,暢談臨潁辣椒產業,展望縣域經濟發展新實踐。

問:9月17日,“中原辣椒文化節”在臨潁辣椒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幕,臨潁縣為什么要舉辦這次“辣椒文化節”?
史有來:中國辣椒南有遵義,北有臨潁,臨潁縣種植辣椒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主要集中在東部的鄉鎮。目前,種植面積有44萬畝,從事辣椒經濟的人超過了4000人。今年僅辣椒種植業的直接收入就會超過20億元,目前我們縣已經形成了集辣椒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格局。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臨潁辣椒的知名度,我們認為還不夠高,品牌的形象還不夠清晰,我們希望通過舉辦中原辣椒文化節,能夠進一步提升臨潁辣椒的知名度,提升辣椒的種植效益,使辣椒產業,真正成為我們縣的富民產業,成為臨潁經濟發展新的優勢。

問:請介紹一下臨潁辣椒現代產業園的基本情況。
史有來:河南臨潁辣椒現代產業園是2019年河南省農業廳批準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今年的辣椒產量非常好,要比往年增產10%左右,通過麥椒套種,我們實現了夏保糧食安全,秋助農民增收的目,也就是說一手抓糧食安全,一手抓農民增收。
在產業園建設中,我們主要是按照五化的標準來推進產業園建設。
一是規模化,臨潁現代辣椒產業園規劃面積是10.8萬畝,我們將通過推動流轉、托管等方式,推動辣椒規模化種植。
二是標準化,我們正在和河南農大、河南省農科院等一流的專家團隊合作,研究以麥椒套種為基礎的標準化辣椒生存模式,這種模式出來以后我們將大面積推廣,實現辣椒生產的標準化。
三是機械化,從目前看,小辣椒的生產有兩個環節還是以人工為主,一個是辣椒的移栽環節,一個是辣椒的采摘環節。我們現在在和洛陽一拖合作研究智能化的辣椒直播機和辣椒采摘機,通過這兩個機械來實現辣椒種植的全過程的機械化,將我們的群眾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產業園區做產業工人,來提高收入,
四是智能化,我們將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特別是5G技術來推動辣椒生產的智能化。目前我們已建設完成了七千畝,六塊兒地的5G農業種植基地,通過大數據把這些設備整合起來,通過5G技術來實現辣椒生產的智能化。明年,我們將推廣這一種植達到1.6萬畝,也就是說再增加1萬畝左右。通過專家測產,今年5G智慧農業種植基地的辣椒,比同等條件下的辣椒增產近40%。
五是品牌化,為了提高辣椒銷售品牌的增加值。我們注冊了潁山紅這樣一個品牌,潁就是臨潁的潁,山就是山鷹椒的山,山鷹椒是我們縣里辣椒的主打的一個品種,紅就是是紅色的紅,就是辣椒熟了以后是紅色的,同時呢也是紅紅火火的紅,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品牌,讓臨潁的辣椒紅起來,火起來,賣給全國。
問:潁山紅、潁川田園公社這些農產品品牌非常具有特色,臨潁縣過去在打造公共農產品品牌的道路上怎樣探索的?現在都有哪些收獲?未來的規劃又是什么?
史有來:品牌化實際上是我們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可以提升農產品的時長價值,增加農民收入。我們由縣政府牽頭,統一輸出宣傳一個品牌,來提高臨潁縣農產品的知名度,保證農產品的質量,這樣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
在公共品牌方面,我們考慮了兩個,一個叫“潁川田園公社”,潁川就是過去臨潁縣屬于潁川郡,田園公社,我們就是想讓消費者感受一種田園風,寓意優質的農產品。潁川田園公社的品牌,整合臨潁的優質農產品,包括甜瓜、鴨蛋、大蒜以及鄉村的其他優質農產品。另外一個品牌我們叫“潁山紅”,潁就是臨潁或者是潁川的;潁是一個字,潁河的潁,山就是山陰椒,山陰椒是臨潁種植的主要品種,品牌寓意是臨潁的潁山紅紅了的時候,咱們臨潁也能夠紅。
希望能夠通過推動兩個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從而提升農業的種植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讓臨潁的經濟能夠得到快速的一個提高。
問:產品品牌的打造離不開農業產業的發展升級,臨潁縣在農業產業化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是如何將現代農業科技和5G大數據應用在農業生產實踐上的?
史有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時刻記住的這句話,希望通過引進現代的科技技術,來推動農業的發展。臨潁種植示范基地選擇了六個地塊,將近7000畝,推動農業生產在規模化、標準化基礎上實現智能化。臨潁的農業示范基地和傳統的農業基地大相逕庭,在基地里可以看到無人機在飛防;探頭時時刻刻在探測農田的水情墑情;還可以通過攝像頭看到農作物的病蟲害、病情。通過這些智能化的設備,還有現代的物聯網技術、5G技術,比如臨潁正在研發的5G自動駕駛的辣椒收割機器,共同組成了臨潁的智慧農業,讓科技助力農業的發展。
問: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王國生書記倡導要資源優勢產業化。臨潁縣在把比較優勢轉換成發展優勢、并將之逐步產業化方面,進行了哪些實踐和探索?
史有來:臨潁在經濟發展中高度重視,按照漯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三鏈同構為重要目標推動經濟發展。目前正在打造兩條產業鏈——一是小麥產業鏈,成立了以南街村面粉廠為主體的小麥產業聯合體,該聯合體向上連接優質的種子企業、種植大戶、合作社,往下服務食品企業。臨潁縣是中國休閑食品之都。臨潁有多家知名品牌,包括南街村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在臨潁縣投資建廠,通過打造這樣一個產業聯合體,來實現三鏈同構,打造臨潁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比較優勢。
另外一條產業鏈就是辣椒產業鏈,臨潁正在實現辣椒種植的“五化”,在五化基礎上提升辣椒種植的品質。目前還在打造一個現代化的辣椒市場,也就是說在辣椒流通領域要做文章。通過電商、期貨等現代化的手段來推動臨潁辣椒的輻射范圍,努力形成中國的一個辣椒交易中心。另外在辣椒加工環節,臨潁有自己的辣椒色素提取企業,包括南街村調料等一批調料企業。通過這些企業打造一條產業聯合體,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來實現比較優勢,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問:請用一句話來推介一下臨潁!
史有來:中國辣椒,南有遵義,北有臨潁;辣椒熟了,臨潁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