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趙琳 孟一

9月28日下午,為期兩天的2020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閉幕。在閉幕式上,宣讀了本屆論壇的重要成果: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與會學者共識。

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與會學者共識
2020年,一場空前的新冠肺炎突然暴發,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期、不確定性正在增加。作為人類文化的研究者和傳承者,我們齊聚尼山,旨在借鑒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消除不同國家和人民之間的誤解與隔閡,展望一種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未來藍圖,因此形成如下共識:
一、天下一家,休戚與共
中國傳統人道主義精神講求“天下一家”“民胞物與”。盡管存在著差異分歧,但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一個家園,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挑戰。我們應當努力維持對全球化、對人類的團結的信任,凝聚共識,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而不能以鄰為壑,損人利己。世界各國人民應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攜手并進,努力把生活在地球上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明的人們團結在一起,建成一個和睦美好的大家庭。
二、尊重差別,求同存異
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各種各樣的社會制度。這些適合自身特點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都是有利于人類發展的,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我們應當尊重不同國家的不同社會制度,包容不同社會治理模式,而不能將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治理模式強加于人。各種社會制度之間應當相互包容,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向著更公正、更高效、更完善的方向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人類的長遠利益和總體利益。
三、溫故知新,照鑒未來
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各大古老文明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古代圣賢提出的思想理念塑造了不同文化傳統,不同文化傳統間的交融啟發、相互促進,共同造就了絢爛的人類文明。每當人類社會面對危機或新的飛躍時,人們總是能在“軸心時代”的先哲那里獲得教誨和啟迪。古老文明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我們應該從中汲取營養,為人們尋求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難題和挑戰,共同鑄造人類文明的輝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