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大量地震災害實例表明,活動斷裂不僅是產生地震的根源,也是加重地震災害的元兇。10月15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從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了獲悉,濟南市將加快推進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工作,為城市規劃、重大建設工程“避讓”活動斷裂等防震減災工作、城市安全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據了解,濟南市委、市政府在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就明確提出:“開展地震風險普查及防控,強化城市活動斷層探測,科學避讓活動斷層和采空區”。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在已完成主城區350平方公里活動斷層探測基礎上,本著先急后緩原則,陸續啟動轄區內地震危險性較高、可能影響城市規劃的斷裂進行活動性探測和危險性分析。

尤其是濟萊區劃調整后,濟南市市域面積已達10244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已達約2000平方公里。根據既有資料判斷,萊蕪區、鋼城區及其附近發育有縱橫交錯多條斷裂,其中存在多條晚更新世活動斷裂,并且沿著某些晚更新世活動斷裂存在地基不均勻性沉降和地裂縫問題,將對城市規劃和建設產生嚴重影響。
鑒于此,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于2020年先期開展了“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斷裂探測與活動性評價”工作,對嚴重影響城市規劃、建設的泰山山前斷裂、銅冶店-孫祖斷裂北段、蓮花山斷裂等斷裂進行探查,查明這些斷裂的準確走向,評價其活動性、危險性、危害性和工程影響,并根據斷裂的發育情況和活動特征,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措施,為城市規劃、重大建設工程“避讓”活動斷裂等防震減災工作、城市安全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截至目前,“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斷裂探測與活動性評價”工作已完成了項目招標,地形地貌調查、標準孔勘探、地震地質調查等現場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下一步,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將繼續推進“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工作,對轄區內地震風險較高的長清斷裂、泰山西麓斷裂、櫻桃園斷裂等進行詳細探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