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濟泰同城在交通上率先迎來碩果!10月19日,濟泰高速項目順利交工驗收,計劃10月底正式通車運營,濟泰之間實現半小時直達,為省會經濟圈最快速的通道,登泰山看趵突泉將更加方便。除了交通更加方便,濟泰高速的通車將大大加強濟南和泰安之間的聯系,同時助力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濟泰間半小時內直達
兩條省道與高速“牽手”
10月19日,記者對濟泰高速濟南段的澇坡立交和錦繡川立交進行了探訪。無人機航拍畫面顯示,兩處大的立交橋已經施工完畢,地面標線施劃完成,指示牌也已經懸掛到位,全線正在進行通車前的收尾工作。
濟泰高速起點位于濟南市繞城高速公路與二環東路南延交叉處,也就是市中區興隆街道澇坡村,路線終點位于泰安市徂徠鎮東北部,全線長55.9公里。濟南段路線長24.6公里,泰安段全長31.3公里。
因為濟泰高速位于南部山區與泰山余脈之中,工程橋隧比高達70%,新建隧道5座(澇坡隧道、海螺峪隧道、小佛寺隧道、柳埠隧道、長城嶺隧道)、互通立交3處(澇坡互通、錦繡川互通、柳埠互通)、橋梁13座。因沿線風光優美,途徑多個景區,亦有“最美高速”之稱。其中,澇坡隧道是省內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
濟泰高速公路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小時,采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34.50米。按照設計時速行車,從興隆收費站到泰安徂徠鎮僅需要27.8分鐘,濟南泰安間半小時直達成為現實,也是第二條濟南至上海的高速。
濟泰高速公路是山東省高速路網中長期規劃(2014-2030年)中的重要項目,也是省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公路工程。按照記者的體驗,從燕山立交橋往南通過二環東路南延直到南繞城僅需要10分鐘,也就是從濟南市區到泰安市僅需要40分鐘。其用時僅次于高鐵或者動車,比普通火車還要快。而走京臺高速從西客站出發至少需要70分鐘才能到泰安市區。

記者體驗:8.7公里坐公交80分鐘
開車繞路需跑36公里
澇坡立交位于興隆收費站南側,與濟南繞城高速南線相交。錦繡川立交同時為一處收費站,目前施工已經接近完畢,與省道327相交。省道103與省道327通過濟泰高速實現牽手,南山公路形成“工”字型。
濟泰高速對于南山來說多么重要?19日上午,記者從市區乘車來到澇坡村,該村子位于澇坡立交東側,只有一條建于1991年的村內公路,這條公路寬約七八米,只有一條公交路過。
附近村民告訴記者,從村內的公路往南可以達到錦繡川,開車可以,但是公交車不能通過。記者通過測算得知,從澇坡立交到錦繡川立交僅為8.7公里。如果開車,則需要繞行東南方向,但是路程就變為了19.4公里。如果不想走山路,可以折返回103省道,路程則變為了36公里,不過兩者用的時間差不多50分鐘。
記者通過公交體驗,從澇坡搭乘公交K121路半小時后達到東方紅橋站,然后在搭乘65路駛往錦繡川立交,全程22公里,耗時50分鐘。也就是說,從澇坡立交坐公交到達直線距離僅8.7公里的錦繡川立交需要坐公交80分鐘。開車需要50分鐘,坐公交需要80分鐘,但如果從修好的濟泰高速上走僅需要4分鐘。
從錦繡川立交到市區又需要多長時間呢?記者同樣坐公交從西營方向沿著灘九路、港九路方向進入旅游路。65路轉326路,里程共計30公里,耗時56分鐘。而如果換成開車,需要50分鐘。同樣,如果濟泰高速開通后,由30余公里縮短為21公里,僅需要11分鐘。

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濟泰同城化邁出實質步伐
目前濟南到南部的泰安主要有三條通道,東面一條是京滬高速(又叫濟萊高速、濟青高速南線),這條線路主要路過新泰市,西面為國道104和京臺高速(又叫京福高速),穿過泰安市主城區以及泰山風景區。濟泰高速建成后,無疑將為濟南泰安之間再添一條主干道。
與現有的京福高速公路相比,濟泰高速在路程、時間上的優勢外,對泰安的發展,尤其是岱岳區東部沿線經濟發展更有帶動作用。沿線村鎮的工業產品、農副產品通過高速公路更便捷的外運,外地游客來泰安泡溫泉、滑雪、采摘更方便。
在省會經濟圈的基礎上,省會城市經濟圈一體化在多個重要場合被提及。濟萊區劃調整后,濟淄和濟泰同城化迫在眉睫。“交通是同城化的基礎,按照現在的設想,乘坐軌道交通在一小時之內到達基本算是同城化。”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說。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從交通上面來說,濟泰同城化已經實現。此外,濟泰高速通過濟南南部山區的仲宮、柳埠以及西營,沿途有錦繡川、紅葉谷等風景名勝,在泰安市境內途徑泰山景區、徂徠景區,一路綠色,能算得上是濟南“最具顏值”的高速公路。爬泰山,看趵突泉一上午的時間就能完成。
濟泰高速通車后,將實現與濟南二環東路快速路、濟南繞城高速聯網,有效緩解京臺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對濟南市構建“高快一體”和“三環十二射”公路路網意義十分重大,對省會經濟圈發展及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具有促進作用。

相關鏈接:實現“四網融合”
打造軌道上的濟南都市圈
10月16日,濟南市發改委發布《濟南市都市圈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采購需求公示》。規劃研究范圍包括省會經濟圈“1+6”城市(濟南、泰安、淄博、德州、聊城、濱州、東營)及省內相鄰城市,統籌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種軌道交通方式,實現“四網融合”,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關于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濟南等7市共建軌道交通網,以濟南為中心打造“米”字型高鐵網,加快推進濟鄭高鐵山東段、京雄商高鐵山東段、黃臺聯絡線等鐵路項目建設,規劃實施濟南至濱州、京滬高鐵二通道濱州至東營段、濟南至棗莊、濟南至濟寧、德州至商河、聊城至泰安、濱州至淄博至萊蕪至魯南高鐵等鐵路項目,打造高效便捷的“一小時經濟圈”。
暢通經濟圈公路網。推進濟青高速中線、濟南至微山、沾化至臨淄、濟南至高青、高青至商河、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等高速公路規劃建設,實現與機場、高鐵站等樞紐的銜接。實施國省道改造提升和穿城路改線。加快跨黃河通道建設,規劃建設沿黃兩岸快速通道。加強跨市域道路銜接,逐步取消除高速公路外政府還貸的國省道收費站。開通公交方式運營的城際客運,實現7市公共交通一卡互通。
近日,記者從濟南市發改委獲悉,經十路東延西拓工程建設提速,濟南、淄博、德州、聊城4市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濟南段改建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第一次信息公示,淄博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初步審查,爭取早日開工建設。濟齊大道改建工程順利驗收,濟樂高速公路南延線通車運營,濟青中線濟南至濰坊段高速公路獲得批復。
濟鄭鐵路山東段全線唯一控制性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濟萊高鐵全線首座隧道貫通,濟濱高鐵完成初步設計審查,京滬高鐵二通道濱州至東營段完成可研報告審查和鑒修。小清河復航工程加快推進,濱州段已完成應交永久占地、臨時占地相關工作,東營段已完成主航道疏浚工程,東營港、濱州港、廣利港建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