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濟寧市共實施68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惠及2.6萬戶居民,截至10月10日已完工22個,其他項目正提速推進,老舊小區正逐步變成幸福宜居的新家園。

  規劃先行 政策支撐

  筑牢改造保障體系

  濟寧市住建局編制了老舊小區改造六年規劃,出臺了濟寧市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十條措施”,在提高審批效率、強化土地與規劃支持、調整容積率等方面,提供“硬核”支持。印發了規范改造工作的“十步流程”,在項目申報、方案評審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市級層面成立了由市領導掛帥的指揮部,住建部門成立工作專班盯緊靠上,加強對縣市區、街道、社區工作的指導、督導,建立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保障機制。

  共建共融 共同締造

  暢達工作推進方式

  市住建局全面貫徹“融”的理念,打通老舊小區改造的“上下左右”。在資金保障上“融”。多方借力籌集改造資金,積極對上爭取獎補資金,創新融資模式,引進社會力量,全力爭取國開行金融支持。

  同時,在改造模式上“融”。著眼解決單個小區空間小、設施少的問題,通過拆除圍墻、整合資源等,打破小區固有格局,推動多小區融合、片區化聯動。

  在實施主體上“融”。在落實市、縣(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多部門協作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群眾參與,做到“改什么、怎么改,群眾說了算”。

  增強功能 培植特色

  老舊小區展現新顏

  市住建局按照“抓里子、要面子”的思路,聚焦民生短板領域,完善設施功能,塑造風貌特色,增強承載能力。全力強功能,確立“一次改到位”“20年不再動”的要求,以新建小區的高標準,實施老舊小區道路提升、房屋修繕、管網改造等。

  全力增活力,任城區康橋華居小區利用小區閑置空間,增設樂善會客廳、手工作坊,定期舉辦“跳蚤”市場。

  同時,全力育特色,個性化、差異化推進小區改造,市住建局對具備條件的小區提出了“一個小區一個主題”的改造思路。

  建管并重 注重長效

  推動小區由亂向治

  市住建局把根治小區陳年頑疾作為重要著力點,圍繞破解“蜘蛛網式”飛線難題,實現“共溝、共管、共箱、共槽”,消除了安全隱患。

  以信息化提升小區服務和治理水平,鄒城市5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整合了視頻監控、智能門禁系統、車輛管理、消防系統等多種動態感知數據,建設了一體化管理的智能安防系統。

  著眼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積極探索物業管理新模式,把改造后的小區交由專業物業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管理。

  (濟寧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