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是一座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素有“魯南明珠”之稱。

  這里曾誕生過滕國,薛國,邾國,小邾國,郳國,鄫國,蔇國等歷史國家都城,是全國兩個出現歷史古城邦最多的城市之一。

  臺兒莊運河古城坐落于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是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有“中國最美水鄉”之譽,國家5A級旅游景區。

  01

  臺兒莊,是夢開始的地方,有的人在這里尋找愜意,有的人在這里邂逅,有的人在這里尋找幸福或被幸福尋找。青石板路,溪水潺潺,在這里駐足,任時光靜靜溜走是一種享受。

  依河而建的街衢,臨水而筑的民居,已傾聽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槳櫓淺唱,閱盡了兩岸的屋舍變遷、舊事新人。

  一排排的大紅燈籠、低垂曲折的楊柳依然徜徉在古河道兩岸,少了些許喧嘩、靜寂,游人被古城的詩意浸染,靜靜地行走其間,按下快門,安靜地記錄著古城的那抹不易察覺的美好。

  徜徉于古城中,仿若身處江南水鄉, 沿著蜿蜒曲折的運河,兩岸古街繁麗,生活氣息濃郁的3公里古運河,被世界旅游組織稱為“活著的古運河”。

  斑斕夜色里的臺兒莊,褪去了白天的喧囂和熙攘,顯得溫柔可愛了很多。湖水微漾著小鎮的倩影,船燈星點,輕暈開沁人心脾的悠然。

  坐著烏蓬船泛舟河上,河面上是被燈光映照出彩色倒影的一座座古橋,新舊交替恍然如入兩座古鎮,一個是昨日的班駁,一個是今日的絢爛。

  臺兒莊古城,有小橋流水垂柳依依;有千年運河上最完整的運河文化遺產體系;有京杭運河上惟一一處明清風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碼頭。

  一座融南匯北、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特征鮮明,古河道、古碼頭、古駁岸等京杭運河水工文化遺存完整,搖曳舟楫就可遍游全城的東方水城展現給了世人。它源于歷史又超越歷史,既是愛國主義教肓基地,又是具人文魅力的旅游之城。

  02

  臺兒莊運河古城是運河文化的承載體,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遺存,被世界旅游組織譽為“活著的古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

  歷史上的臺兒莊只是一個城鎮,可是,她卻享有“天下第一莊”的美譽,這是乾隆皇帝的欽賜。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走水路必經臺兒莊。第四次路過臺兒莊時,留下了“天下第一莊”的御筆。

  歷史上的臺兒莊是一座商旅集中的運河名城, 它形成于漢,發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據《嶧縣志》記載:“臺(兒)莊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于一邑,呈現出“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

  自然孕育了藝術,建筑凝固了歷史,藝術在自然中成長,歷史在建筑中流傳。臺兒莊古城集南北建筑風格于一體,匯集五大宗教和七十二廟宇于一身,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城內水網交織,汪渠相連,百姓筑臺而居,以船代步,透出江南水鄉風韻。灰色的磚瓦飾出小鎮的深邃,偶有雕梁玉柱,那定是有錢人家的大宅深院。到明清時期,臺兒莊的街巷已有一百多條,只是巷子都很窄,玉帶狀沿運河走向排列,是大運河沿岸唯一保存古河道、古碼頭、古駁岸、古村莊遺跡最完整的村莊。

  03

  70多年前的1938年春,中國軍隊3萬將士在臺兒莊浴血奮戰,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戰勝的神話,使臺兒莊因戰而名,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

  運河文化與大戰文化交相輝映,賦予了臺兒莊獨特的城市文化內涵,使她不僅成為展示運河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一座民族精神的豐碑。

  眼前的一切,彰顯出一個恬靜世界的清柔和魯南水鎮的秀色,可我無論如何也難以把這嫵媚的景象,與戰火硝煙野蠻殺戮的戰爭場面連在一起,更無法想象一個小橋流水、纖巧若女般的水莊在戰爭蹂躪下的呻吟。  

  臺兒莊從戰爭走來,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在涅槃中再生。七十多年前的那場震驚華夏的血戰,把座千年古城燒的通紅,留下一片廢墟和焦土,至今在灰色的古城墻上仍隨處可見斑駁彈痕和被炮火摧毀的殘桓斷壁。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角爭鳴。當年清真寺的兩顆古柏,一棵還依然青蔥遒勁,樹上的彈孔和彈片記載著那段炮火連天的震撼歷史,也讓我們看到了大樹飽經折磨和滄桑后依然不屈的精神,一如當年救亡圖存的革命將士。臺兒莊捷報傳出,舉國若狂,戰爭的悲壯和全國人民慶祝勝利萬人空巷的場面恐怕是我們今天生活在和平時代的人們無法想象的。

  臺兒莊,永遠銘記著那段令人神經顫抖的歷史。

  臺兒莊,一座中華民族抗擊日寇不朽的豐碑。

  然而,厚重的文化在野蠻的戰爭面前,顯得是那樣的潺弱無力。熊熊的戰火硝煙,把古文化的光艷和生活的寧靜焚燒的滿目瘡痍。當善良的人性和民族的尊嚴被撕扯得一絲不掛時,留在大地上的便是赤裸裸的國恨家仇,所有有尊嚴的中國人都會做出激烈的反應,臺兒莊就成了“楚河漢界”的平臺和敵我較力的焦點。

  04

  拂去戰爭的煙塵,時光進入新世紀的門檻,酣睡近七十年的臺兒莊終于蘇醒了。

  2008年春,臺兒莊大戰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棗莊市鄭重宣布,啟動臺兒莊古城重建工程

  重建臺兒莊,實際上是為斷裂的歷史文化傳承找到新的焊接點。

  重建后的臺兒莊古城,嚴格上講并不是一個真正的人居城市,只是還原歷史帶有詮釋意義的縮影。古城把戰爭前的所有建筑和商飲服務功能都臨摹出來,多數城墻、殿宇、寺廟、廊橋、亭閣都在遺址基礎上做些修飾,少部分商鋪、展館、酒樓、花園比照古時的樣式仿建的。古城雖然不大,但內容豐富,每一條街、每一間亭閣、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記載著一個故事,佐證著歷史。往事悠悠,歲月留痕,要想全部細看個究竟,恐怕也得一天時間。

  經過血與火的考驗,臺兒莊已實現了涅盤再生。歷史將永遠銘記李宗仁、孫連仲、張自忠、王銘章這些英雄的名字,記住用熱血捍衛民族尊嚴的三萬英靈。

  臺兒莊古城永遠和其他古城不同。

  無論走進哪一座古城的城門,穿過哪一座古城厚重的城墻,都無法感受到走進臺兒莊古城時的一種奇特感受。

  那是一種緬懷,一種沉寂,微風拂過發梢,這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輕聲呢喃著,重復著這里悠久長遠的故事。

  文中圖片及資料來源網絡

  (本文只作分享交流,不做商業用途,侵刪)

  · The  End ·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圖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