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山東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海事局副局長張亮介紹了山東省“十三五”期間的海上交通安全發展形勢。

  一是山東沿海水上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全轄區共發生等級以上水上交通事故53起、死亡失蹤145人、沉船36艘、經濟損失1.23億,分別較“十二五”同期下降18%、下降1%、下降8%、下降39%,未發生死亡失蹤 30人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和重大船舶污染事故,但涉漁險情事故時有發生,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共組織海上搜救行動1142次,成功救助人員9142人、船舶473艘、打撈沉船41艘,平均每2天救助1條人命、每3天救助1艘船舶,成功處置“和航興龍”輪284人被困等重特大險情。

  二是沿海港口船舶運輸量保持在高位。“十三五”期間,累計進出港船舶358萬艘次,同比增長9.5%;沿海港口貨物運輸量累計達62.2億噸、同比增長47.2%,其中外貿36.3億噸、同比增長34.4%,內貿25.9億噸、同比增長69.7%;海上累計運送旅客1.3億人次,2016-2019年年均增長8.3%,2020年受疫情影響環比下降62.1%。

  三是山東船員大省作用突出。轄區注冊海員數量達18.02萬人,占全國總量的21.7%,同比增長48.9%,增量位居全國第一,有力保障了海上物流鏈的安全暢通。海員外派機構38家,外派海員13萬余人次,占全國總量的17.9%,同比增長71%;我省海員外派服務貿易年創匯6億美元左右,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四是助力“交通強國”“海洋強省”展現新作為。認真貫徹國務院取消和下放行政許可和“減證便民”要求,實現一站式、一條龍服務,群眾“就近辦、一次辦”事項達100%;取消40項行政許可事項,精簡24項、57份申辦材料,取消申辦證明40份,審批事項辦結時間縮減60%以上。“十三五”期間完成政務辦理事項136.1萬件。由第三方獨立實施的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山東海事行政執法社會滿意度穩定保持在95%以上,2020年達到98.26%。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部分港口出現了船員無法正常換班、部分國際貿易航線停航等情況,對經濟發展和海上安全造成巨大影響。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山東海事局嚴格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防抗疫情工作部署,積極服務“六穩”、“六?!保珳史崭酆狡髽I復工復產,確保了我省國際國內海上通道暢通、海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有力的支持了我省經濟發展。

  2020年,山東海事局積極推動青島董家口港和濱州港對外開放、日照港口岸擴大開放,57個碼頭泊位對外啟用;組織63.3萬艘次船舶安全進出沿海港口,完成了2405艘次國際航行船舶、26430名中外籍船員換班,圓滿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確保國際航運通道和國際供應鏈物流鏈暢通光榮任務。

  2020年,山東沿海貨物到達發送量13.3億噸,其中外貿7.9億噸,同比增長5.1%、9.9%;保障了1220萬人次旅客水上安全出行,實現了海上客貨運輸平穩有序。聯合省交通運輸廳、中國船級社青島分社開展中韓客貨班輪和省際客滾運輸安全管理提升行動,海上客運本質安全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海上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

  2020年,山東海事局強化船舶污染綜合治理,實施船舶燃油質量檢測3138艘次,查處船舶使用不合規燃油案件22起,保障2.85億噸散裝油、1016萬噸散裝LNG安全進出山東沿海港口,山東港口綠色發展更有底氣。

  2020年,山東海事局全面履行山東省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職責,成功處置險情82起,險情數量同比下降8%,成功處置“光匯616”輪危險化學品船內泄漏重大險情,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高度肯定。中國籍運輸船舶等級事故件數、死亡人數、沉船艘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四項指標同比“四降”,但也發生了5起商漁船碰撞事故,造成22人死亡和重大財產損失,,其中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1期,海上安全形勢穩中有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