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穿城而過。南京、武漢、杭州、廣州、長沙、天津、蘭州……擁河發展、攜河發展的浪潮此起彼伏,奔涌向前。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蜿蜒來到濟南。上起平陰東阿,下止濟陽仁風,自西向東流經9個區(縣),綿延180余公里,占山東黃河河道總長近三分之一,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曾經,因為經常決口泛濫,黃河成為制約濟南發展的瓶頸;而今,黃河大汛實現安瀾,38年未遇洪水,20年不曾斷流,黃河水越來越“清”,黃河為濟南市提供源源不斷的城市用水。
濟南市深入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從人水相爭走向人水和諧,從傳統治河走向現代治河,將黃河變為城中河,是泉城發展的一盤大棋,濟南跨黃河向北發展的新篇章從此開啟。
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標志性工程之一,隧道建成后,濟南城市中軸線穿黃北延,向北通達309國道、濟南北部新城。沿線有華北最大客運站濟南客運總站、濟南火車站、濟南動物園、濼口服裝城等與濟南市民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商業中心,通過黃河隧道開車4分鐘過河,15分鐘抵達城市中心。
打破天塹,北跨加速,先行區建設日新月異,產業轉移、配套設施、開發景區、聚積人口,濟南新中心呼之欲出,濟南正加速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