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德州市“重點工作攻堅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德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方士彬介紹了流程再造工作推進情況。

推出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去年8月,與省內濟南、淄博、濟寧等8地市簽署協議,實施企業開辦“跨市通辦”。11月,與河北滄州、天津靜海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協議,建立了跨省通辦聯席會議機制,首批率先探索推出企業開辦、商標注冊等34個政務服務事項,投資人在魯冀津三地33個縣市區范圍內開辦企業,可以到任何一個政務服務大廳進行辦理,破解了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難題。同時積極探索“統一標準受理、遠程協同辦理、證照免費寄遞”的“全域通辦”機制,593個事項在市內任何一個大廳均可辦理。

推進基層社區就近辦理。重新規劃了158個城市社區和756個農村社區。截至目前,914個社區全部建設服務站點,開通網上政務服務網點,服務站點覆蓋率100%。縣鄉辦理的醫保、民政等社會民生事項和個體工商戶登記、環評備案等經營性事項128項,納入“鎮村通辦”清單,下沉到914個社區辦理。建立“社區呼應、縣級響應”工作機制,社區服務人員集中開展業務培訓150余期、4600余人次,編寫零基礎辦事模板清單,打造“全科社工”模式,辦事能力全面提升。縣級政務服務中心成立“響應”工作室,事項清單中每個事項都有縣級業務指導人員,通過線下一體化服務、線上云技術審批,全面提升基層社區政務服務能力,使高頻事項“家門口辦”成為常態。

“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成為新常態。扎實推進網絡數據集成,完成“一網通辦”市級自建系統對接,與全市17個自建系統實現了業務集成。市縣兩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25萬個,可全程網辦事項占比95%。依托“德州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拓展辦事功能,實現了政務服務手機端隨時隨地申報。推行免人工干預“秒批秒辦”,研發智能終端機,推廣網上直辦,營業執照、人社、公積金、稅務等135項業務實現了群眾“零跑腿、零排隊、零等待、不見面”辦理。

電子證照推廣普及。爭取國務院電子證照應用試點,在全省率先推進市縣行政審批服務局56個審批專用電子印章上線,3868個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現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同步制發、同步亮證、同步應用。群眾辦事使用“愛山東”APP可免帶身份證、營業執照、駕駛證、行駛證、社保卡等98種常用證照,實現“刷臉辦理,掃碼認證”。同時,深化區塊鏈在政務服務領域應用探索,對4萬余件歷史證照進行電子簽章補簽,形成了強大的電子證照數據儲備庫,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作為首批“區塊鏈+電子證照”應用場景在市縣兩級同步實現。

推行“信用審批”模式。網上辦事信用在線自動核驗,線下辦事工作人員現場核驗,核驗檔案自動歸集,形成了公共信用信息庫。創新8個全過程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和26個非核心要件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如工程規劃和施工許可全流程實行告知承諾后,累計容缺材料400多份,為300多家企業節省業務辦理時間40余天。同時,在全省首創行政審批申請人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守信申請人,實行“綠色通道”“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便利服務措施,對列入失信制約人名錄的采取制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