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淄博高新區召開2021年度工作大會,會議高質量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藍圖,討論了《淄博高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從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淄博高新區要扛牢“三區一窗口”使命,力爭綜合評價進入全國高新區前30位。
另外,在工作重點上,聚焦以下八個方面,共計33條具體細則:
一、科技創新
1、全面加快科學城TBD建設,重點建設獨角獸生態島、高端商務中心、中央生態公園、基金產業園、金帶—眾創空間5個項目,打造省級重點產業研發基地。
2、加快科創中心建設,打造國家級新興產業雙創示范基地、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示范基地。
3、高標準建設雙創公園城,重點推進眾創小鎮、紅色文化園等板塊,打造雙創大平臺。
4、加速引進研發眾包平臺、場景中心、天使投資俱樂部、科技服務大市場等服務資源,力爭高企數量增加40家以上。
二、產業集群
5、推動“3+2”主導產業集群加速壯大,聚焦產業新賽道,率先開展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引領型新技術應用場景工程,優先布局5G通信網絡、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等新基建項目,加快培育跨界融合新業態,打造新經濟產業聚集區。
6、按照國家30/60目標要求,加快建設綠色能源產業基地暨華能華為智慧儲能聯合創新中心,引領智慧儲能產業跨越式發展。
7、加快推進儲能谷、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專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裝配式建設。
8、加快實施總投資1213億元的83個省市重大項目,力爭上半年全部開工,年度完成投資額實現新突破。
9、突出抓好總投資97.3億元的50個市級重點技改申報項目,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水平。
三、城市品質
10、積極推進淄東鐵路電氣化改造、沾臨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
11、推動核心城區更新提升,以金晶大道為軸打造高端商務、精品社區、產業服務、文化體育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經濟帶;以萬杰路為軸打造創新商務、高端商貿、休閑娛樂、多元文化、智能社區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商務帶;在南石片區打造科學城科技研發的門戶區、高端人才的聚集區、服務功能的配套區。
12、大力推進先創區建設,全面提升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配套水平。
13、穩步推進在建村居建設進度,按計劃、按程序推進未開建項目,力爭完成原55個村居美麗宜居鄉村一套房建設任務。
14、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確保3年內全部整治到位。
15、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淄博乃至全省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建設樣板。
16、持續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完成城區主要區域智慧停車泊位改造。
四、對外開放
17、高標準建設發展綜合保稅區。創新管理運營機制,春節前通過正式驗收,力爭一季度實現封關運營。
18、高標準建設淄博內陸港,加快內陸港及配套設施項目建設,用好“齊魯號”歐亞班列,建設無車承運綜合服務平臺,創建國家鐵路開放口岸;扎實推進魯中國際陸港建設,構建公鐵海多式聯運國際物流體系,打造輻射淄博、帶動魯中的保稅物流分撥中心。
19、高標準建設國際合作平臺。鼓勵企業開展國際科技、產業合作,引進集聚國際化高層次人才和項目、前沿技術成果等創新要素資源,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共建先進車用材料聯合研發創新研究院、輕量化材料研究院。
五、深化改革
20、縱深推進“管委會+”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優化工作流程,健全完善科技創新、招商、金融3個管理運行新體制,盡快形成行為規范、運轉高效的運行機制。
21、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統籌推進國有企業、園區運行、項目審批、金融創新等領域改革,打造“一房一碼”、“主題式”審批、項目專員服務等一批在淄博乃至全省有影響力、廣泛推介的改革亮點。
22、突出做好“土地”文章;加快推進“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力爭年底前全面推行工業項目“標準地”。
六、營商環境
23、全力做優政務服務環境。深入對標深圳坪山區,持續推進“一號改革工程”,深入實施流程再造,繼續完善好“代辦”“幫辦”服務機制。
24、全力打造法治環境。強化法治化理念,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等制度,推動各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讓企業安心投資、放心發展。
25、全力改善生態環境,深入實施生態賦能行動,重點推進牧龍山、玉皇山、四寶山、柳毅山等東部區域山體綠化、地質治理、景觀提升,著力打造全市全域公園城市新標桿。
七、民生改善
26、搶抓數字農業3.0時代產業風口,依托金谷農業,加快發展數字(智慧)農業,打造一批特色數字農業示范點、示范項目和產品。
27、實施健康高新行動,推進“院府合作”“以專科帶綜合”“名醫基層工作室”等事項落地,逐步完善三級醫療體系,全面提升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水平。
28、加快第二中學、第九小學建設,啟動第十、十一小學等學校建設,做好新建小區幼兒園配套,進一步提升公辦園比例,打造高新區教育品牌。
29、加快推進華僑城旅游綜合體、文體中心、體育公園、便民中心建設,文體事業和文體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八、全面從嚴治黨
30、加快推進黨建領航創新創業示范園區建設,組建“紅領聯盟”“紅領空間”,構建“10分鐘黨建服務圈”,打造“紅火炬”黨建品牌。
31、全面實施“紅色領航”工程,抓好“紅色物業”“紅色網格”,構建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創新格局。
32、樹牢“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暢通區直部門、鎮辦、園區干部交流渠道。
33、實施干部專業能力提升行動,采取干部進名校、到先進地區掛職、到項目一線鍛煉、開辦“高新大講堂”等形式,開展靶向性、專業化培訓,提升干部專業素質能力。